养殖杜鹃花的过程中,若不小心失误浇水过多,需要尽快排出土壤内的积水,放在阴凉通风环境中半月后可恢复。积水情况较为严重,则可以直接换土移栽。通过促进加速杜鹃花对盆土内水分的吸收,也可以缓解浇水过多的状况。
杜鹃花出现浇水浇多形成积水的情况,则要将杜鹃花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在确保不伤害植根的前提下,用筷子在土壤中戳深孔,加速积水流向盆底的排水孔,排出过多的水分,约半个月左右就能恢复正常。
如果积水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就建议养殖者直接将杜鹃花从旧盆土中取出,适当修剪植根茎节部位后,将其移栽到新的干净的土壤之中,并且在后续养护时注意水分浇灌的用量,避免再次积水。
如果杜鹃花是因为不吸收水分,而造成水分积留在土壤中,则可以通过促进水中有机质成分的分解,减少盆土和水分之间的温差,加速盆土内水质被杜鹃花吸收的程度,这样也可以缓解浇水过多的状况。
无论是在什么时间段浇水,水量都不可以使用过多,也尽量不要浇灌的过于频繁,只要能够满足杜鹃花本身的用水所需即可,浇灌过多反而会给杜鹃花带来较大的生长压力,出现各种各样的发育问题。
杜鹃花是非常著名的一种名花,又名映山红,被称为“花中西施”,杜鹃品种较多,主要分为“五大”品系,即春鹃品系、夏鹃品系、西鹃品系、东鹃品系、高山杜鹃品系。杜鹃花的花色丰富,枝繁叶茂,多姿多彩,花朵非常美丽,不仅可以庭院、公园,花坛,露天养殖,也可以种成盆栽。那么杜鹃花如何养殖呢?
1、环境
杜鹃要求土壤肥沃偏酸性、疏松通透。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忌烈日暴晒。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为好。
2、温度
杜鹃生长适温为12-25度,最高温度32度,夏季气温超过35度进入休眠需遮阳。北方盆栽杜鹃冬季移入室内,室温不得底于5度,注意保暖防寒。
3、土壤
一般栽培杜鹃在春秋季进行,要求疏松、肥沃,含丰富的腐殖质酸性沙质壤土,浇水土壤不可积水,否则不利于杜鹃正常生长。栽后稍压根基部土壤,浇水。 北方盆栽杜鹃可用腐叶土、沙土、营养土混合。
4、浇水
杜鹃喜土壤润而不湿,生长期水分充足,夏季炎热每天浇一次水,盆栽保持盆土湿润。注意雨季不可积水否则烂根。入秋9月以后减少浇水,冬季入室后盆土干透再浇。 注意天气干燥时可对杜鹃叶片及周围喷水保持空气湿润。
5、施肥
要想杜鹃开花多,生长期半个月对杜鹃施一次有机稀薄肥,如淘米水、饼肥等。在4∽5月份杜鹃开花后,植株消耗了大量养分,随着叶芽萌发新梢,可半个月施一次有机淡水肥。入伏后植株休眠停肥。秋后可以追一次有机肥,入冬后不施肥。杜鹃对水要求严,浇水或施肥时用水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应酸化处理(加硫酸亚铁或食醋)。
6、修剪
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一般在春、秋季修剪,剪去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病弱枝;蕾期应及时摘蕾,使养分集中供应,促花大色艳。花谢后及时摘除残花,适当的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利于植株生长,还可以提前开花。
以上就是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及养护要点,杜鹃花的植株高矮有别,花瓣有单瓣及重瓣的品种,花色繁茂艳丽。养成盆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喜欢杜鹃花的朋友可以养殖一盆试试。
关于养殖杜鹃花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文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及养护要点
冬季养殖杜鹃花需要将其放置在室内饲养,室内温度高于3℃才能安全过冬,还需要及时剪掉枯萎的枝叶,以及每天浇水一次。杜鹃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早在唐代就被用来观赏,除了观赏价值外,杜鹃花还可以用来净化空气。
冬季养殖杜鹃花,需要将杜鹃花放置在室内饲养,并保证室内温度高于3℃才能让杜鹃花安全过冬。杜鹃花虽然喜阴不耐热,但冬天阳光温和,可以让杜鹃花接受全日光,让其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
冬天气温低,会导致杜鹃花的枝叶枯萎,若发现枯萎的枝叶需要及时修剪,避免传染给其它枝叶。并且给杜鹃花少量多次的施加氮肥,促进杜鹃花恢复。冬天气温低,只需要每天给杜鹃花浇水一次即可。
杜鹃花的主要价值是观赏,早在我国唐代就已经有人种植杜鹃花用来观赏。杜鹃花花色艳丽丰富,有着十几种花色,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疏松灌木从或者松林下。杜鹃花适应力强,能够耐低温,因此被很多人养殖用来观赏。
除了观赏价值外,杜鹃花的枝叶还可以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吸附灰尘。且杜鹃花花朵香气迷人,沁人心脾,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因为杜鹃花也常常被人摘下插在花瓶中,清新房间的空气。
根据杜鹃花的分枝习性,一般将其整剪成有主干圆头形和多主干扁圆形。无论整剪成哪种树形,修剪方法基本相似,现以扦插苗为例进行介绍。
(1)整形
1~4年生的杜鹃花,树体很小,所以修剪和培育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加快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骨架。
采用的方法是摘心和疏枝,但也要看幼苗的长势决定。如果长势旺盛,在当年新梢长到4~5cm时进行摘心。摘心后,一般在枝的顶端不同方向长出2~3个分枝,多的能长出4个分枝。但为了使以后树冠开展不乱,只留2枝。第二年这2枝摘心后,再保留2~3个分枝,第三年继续摘心,当达到20个左右分枝时,树体即具雏形。
对于长势弱的小苗,可加强肥水管理,暂不摘心,否则摘心后萌发的分枝更加细弱。同时在此期间形成的花蕾应剥除,为了保持养分,使其多发枝,发好枝,以尽快成形。
摘心的次数,一般每年1次,摘心次数多,会影响植株的高生长和今后树冠的开展。同时,摘心次数多,分枝多,养分消耗亦多,造成枝条不充实,第二年生长势会减弱。
疏枝数量,因品种而异,西鹃中的‘王冠’、‘红麒麟’等发枝很短,若留得过多,树冠不开张,宜多疏枝;‘春燕’发枝长,可适当多留;‘十二乙重’发枝稀少,不需要疏枝。
(2)修剪
修剪时期一般在春季花后和11月份以后进行。不同的年龄阶段则修剪的目的和方法不同,所以杜鹃花的修剪一般根据其年龄阶段进行。
5~10年生的杜鹃花,树体骨架初步形成,但未完善,还处于初花阶段。根据这个特点,修剪的方法是疏枝结合短截,继续完善树体结构,在花期适当抹芽、剥蕾和疏花。
早期将不定芽随时抹掉,不使其长成枝条,对植株基部丛生的萌蘖枝也要全部疏除,以免消耗养分。对生长过高和过长的枝条进行短截,是为了将树冠培养成圆头形;因为杜鹃花是顶生花芽,短截会失去花朵,故通常不宜使用;短截的长度应根据树形和枝姿的需要而定。因短截后许多不定芽要萌发,因此还要进行抹芽,以保留理想的分枝。花蕾过多,使营养分散不集中使用,所以此时一般要进行剥蕾,其方法是一手捏紧枝条顶端,一手捏住花蕾尖头,向一边掰即可。花蕾绽开后,要进行疏花。
10~20年生杜鹃花已经成形,进入盛花期。此期修剪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植株的健壮生长和正常开花。采用的方法是疏枝结合疏花。疏弱枝、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萌蘖枝等,即一切有碍生长和树形的枝条均疏除。同时,对于花蕾过多的枝条,还要适当摘除花蕾,以免影响新梢萌发。为了防止出现隔年开花的现象,还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疏花,以保证年年有花开,年年花开的质量高。
20年生以上的杜鹃花枝条开展,树冠丰满,并且开花多,此时为观赏的最佳期。修剪主要是疏枝和疏花。除疏去前面讲的几种枝外,还要剪除不开花只消耗养分和扰乱树形的枝条。适当疏花是为了保持树势强健、延长花期。
杜鹃花耐修剪,一般5月前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芽;一般立秋前后发的新梢尚能木质化,若新梢抽出得太晚,冬季易受冻。
另外,花谢了以后,要及时连同子房摘除,一方面减少养分消耗,促使其他花蕾接着开放;另一方面也为了整洁美观。虽然麻烦,但对今后生长甚为有利。
当老枝营养生长减弱,出现生长势衰退的现象,且发枝逐渐变短而细弱,开花质量下降时,需进行老枝更新。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回缩修剪,促使萌发壮枝;
第二,疏枝,将无用的、扰乱树形的枝条一一疏除,使养分集中,促使发出更新枝;
第三,利用徒长枝更新弱枝或填补植株的空间。
日本将杜鹃花整剪成规则的圆球形或圆柱形,也别有一番情趣。
杜鹃花的花期根据品种和养护环境的不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东鹃的花期在元旦左右,西鹃的花期在春节左右。四季杜鹃的主花期在春节左右,除此之外的其他时间,只要养护合理,环境合适,它也可以开花。
虽然我国是杜鹃花的原产地,有很多本地的杜鹃种类。但是,我们观赏的杜鹃花有很多都来自于国外。它们一般有两个途径进入我国,一是从日本育种杂交,之后再进入国内,二是从欧洲进入国内。我们一般将从日本进入我国的杜鹃称为东鹃,将从欧洲进入我国的杜鹃称为西鹃。
这两者的花期都是在冬春季,但是东鹃的花期能略早一点,大约从元旦后就可以开花。西鹃的花期晚一些,大约在春节前后开花。
近十几年,我们在市场上也经常能见到一种叫做四季杜鹃的杜鹃品种,它没有固定的花期。它的主花期和西鹃类似,在春节左右。除此之外,只要养护合理,环境合适,它在其他时间也可以开花,但是开花的数量不如主花期。不过,一般夏季温度在30℃以上的时候,它就不会再开花了,冷凉环境下它是可以开花的。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