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生活 >

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

  • x生活
  • 2022-02-03

谈到行政部门,大家应该都知道,有朋友问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集体合同订立的程序一般要经过,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希望大家会喜欢。

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报送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这就话正确性是对的,但准确性不够。准确的说法是: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劳动法》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三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三十五条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15月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

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企事业单位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多少日内未提出异议,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签订集体合同是企业的强制性义务吗?

集体合同是企业与工会签订的以劳动条件为中心内容的书面集体协议。我国《劳动法》第33条规定,企业职工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由工会代表或直接推荐职工代表与企业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由此可见,签订集体合同并非企业的强制性义务,企业可以签也可以不签。

集体合同订立的程序是怎样的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集体合同规定》第三条的规定,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

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

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所称专项集体合同,

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

项书面协议。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确定

相关事宜,应当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

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

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

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第五十四条规定,集体

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

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因此,根据《集体合同规定》规定的集体合同签订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确定集体协商代表。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 人,并确定1

名首席代表。

二、进行集体协商。经集体协商后,双方达成一致的草案,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三、提请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员工审议通过。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

员工出席,且须经出席的代表或员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四、首席代表签字。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

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五、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

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六、向全体人员公布。生效的集体合同,应当自生效之日起以适当的形式向全体人员公布。

什么是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异同有哪些

  集体合同(Collective contract)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书面协议。.

  与劳动合同主要区别在于:

  1.目的不同。实行集体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和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利用合同制度实现和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主体是雇主或雇主团体与由工会代表的全体职工,在我国是企业与由企业工会(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代表的全体职工;劳动合同的主体是雇主与单个雇员,在我国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

  3.内容不同。集体合同不仅规定本企业的一般劳动和生活条件,而且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内容具有广泛性、整体性的特点。劳动合同规定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多是关于劳动条件的规定。

  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工;劳动合同仅对劳动者个人有约束力。集体合同规定了本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各项劳动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无效部分以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代替。

  5.责任不同。集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如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侵害了工会和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物质赔偿责任;工会一方不履行集体合同的规定,一般只对上级工会和全体会员负道义上的责任,由上级工会给予批评教育,纠正违约的行为,以适当方式弥补因违约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但一般不承担物质赔偿责任。

什么情况下必须签订集体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三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三十五条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基本特征:

集体合同首先具有一般合同的共同特征,即是平等主体基于平等、自愿协商而订立的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除此以外,集体合同还具有其自身特征:

(1)集体合同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协议。在集体合同中当事人一方是代表职工的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由多数人组成的团体。特别是职工方.必须由工会或职工代表参加,集体合同才能成立。

(2)集体合同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集体合同中,劳动标准是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对个人劳动合同起制约作用:

(3)集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均衡.其基本上都是强调用人单位的义务,如为劳动者提供合法的劳动设施和劳动条件。

(4)集体合同采取要式合同的形式,需要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备案方为有效。

(5)集体合同受到国家宏观调控计划的制约,就效力来说,集体合同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规定的职工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6)集体合同是一项劳动法律制度;

(7)集体合同适用于各类不同所有制企业;

(8)集体合同的订立,主要通过劳动关系双方的代表或双方的代表组织自行交涉解决;

(9)集体合同制度的运作十分灵活,没有固定模式,并且经法定程序订立的集体合同,对劳动关系双方具有约束力;

(10)集体合同制度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劳动关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

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签订集体合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签订集体合同时要注意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这一规定明确了集体合同生效的程序。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由劳动行政部门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审查实行属地管辖。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的事项经集体协商重新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用人单位一方也应当将文本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下列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协商代表。《审查意见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名称、地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时间;审查意见;作出审查意见的时间。《审查意见书》应当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印章。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生效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自其生效之日起由协商代表及时以适当的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

集体劳动合同是在签订多久内劳动局备案吗?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四条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没有规定具体时间,但你不报,合同就是无效的。

签定集体合同应当经过哪五个程序?

签订集体合同应当经过

①当事人协商

②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③代表签字

④报送上级工会备案

⑤公布

根据是《劳动法》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三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三十五条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