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2018年交强险保费价目表

  • 汽车
  • 2021-09-23

2018年交强险保费价目表

2018年投保交强险机动车2.55亿辆次 交强险保费收入2034亿元

今日银保监会网站公布,关于2018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情况的公告。2018年会计年度结束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66家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出具了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交强险专题财务报告。中国银保监会依法对保险公司交强险业务相关报告进行了审核。

经审计的各保险公司交强险汇总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各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承保机动车2.55亿辆次,交强险保费收入2034亿元;赔付成本1384亿元,各项经营费用547亿元(含救助基金25亿元)。2018年,交强险承保盈利51亿元,投资收益71亿元,经营利润122亿元。历年累计经营利润51亿元。

2018年交强险经营利润122亿 保障额度却13年未变

近日,银保监会披露了2018年交强险成绩单。2018年,交强险承保盈利51亿元,投资收益71亿元,经营利润122亿元,带动历年累计经营效益扭亏为盈。

对于交强险经营业绩改善的原因,银保监会表示,得益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全社会安全驾驶意识的不断提升。

虽然经营利润得到显著改善,但交强险运行十余年来,保障额度却一直未变,对人身伤亡的保障严重不足。因此,业内人士呼吁降低物损保障,大幅度提升交强险保障额度,尤其是其中针对第三者责任的保额。

交强险经营利润122亿

交强险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强制保险制度的险种。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在实行交强险以前,商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是按照自愿原则投保购买。所以商业三责险投保率较低,投保比例大约40%左右,低投保比例也使得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以后,那些没有投保商业三责险的车辆就没有保险保障,如果车主支付能力有限,受害人往往得不到及时地赔偿,从而造成大量经济赔偿纠纷。

2006年7月1日,交强险开启运营,这在一方面减轻了事故车辆车主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及时和基本的保障。从而减少了社会矛盾,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但自开办以来,该险种处在大规模亏损的状态中。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财险业最隐晦亦难以提及的一个角落。2008年2月,交强险进行了一次限额和费率调整,调整后,交强险持续承保亏损。截至2018年年末,已累计承保亏损508亿元。不过,好在交强险累计实现了559亿元的投资收益,两相叠加实现累计经营利润51亿元。

2018年,交强险经营状况得到了本质改善,承保盈利51亿元,投资收益71亿元,经营利润122亿元。仅是承保利润就已经达到历年经营利润之和。

交强险实现承保盈利主要得益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全社会安全驾驶意识的不断提升。比如,严打违规驾驶,车主驾驶行为改善,新出车辆性能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改善,保险业反车险欺诈加强等。银保监会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完善交强险制度,进一步提升交强险保障水平、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促进交强险高质量发展。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交强险综合成本率为97.4%,较2017年下降2.6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为69.8%,较2017年下降4.2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表示,2018年交强险投保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共计2.55亿辆,同比增长9.1%;机动车交强险整体投保率为78.0%,较2017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交强险投保率达到95%。

数据显示,2018年交强险理赔的立案件数为3177万件,同比增长7.2%;赔付金额为1384亿元,同比增长5.1%。截至2018年底,交强险累计处理赔案2.5亿件(其中垫付354万件),累计赔付突破1万亿元。

马太效应突出

本报记者注意到,车险市场的马太效应在交强险上更为突出。从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来看,2018年经营利润最高的5家险企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阳光财险、大地财险,经营利润分别达到28.95亿元、27.51亿元、11.08亿元、10.27亿元、9.5亿元。

同时,数据也显示,交强险保费收入在2亿元以下的险企,出现承保亏损的有18家,占据26家亏损险企的近七成,包括长江财险、合众财险、中意财险、珠峰财险等。

此外,个别交强险保费收入较高的险企也出现了经营亏损,例如华安财险2018年交强险保费收入39.08亿元,当年却经营亏损0.64亿元;渤海财险交强险保费收入11.11亿元,亏损1.59亿元。

同时也有内人士指出,随着商业车险的改革,使得消费者的索赔习惯发生变化,加之由于交强险在上一年发生索赔后,下一年保费将有所提高,并且交强险对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财产损失保额仅为2000元,所以一些轻微事故中,车主往往选择不报案,而是进行“私了”,由此导致交强险赔付率降低,更容易实现承保盈利。

从总体上看,交强险承保亏损险企数量也较去年44家下降至31家,其中安盛保险、恒邦财险、燕赵财险、中煤财险、浙商财险等31家险企的承保亏损额度在0.007亿元至1.69亿元之间,绝大多数承保亏损的企业其交强险的综合成本率在100%-700%之间。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交强险盈利状况和中国整个财险市场的盈利状况类似,存在“规模效应”的现象。如果财险公司规模在50亿元以下,盈利会相对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固定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较高,公司规模小时难以实现分摊引起的。

交强险保障额度不足

作为中国保险业最民生的险种,交强险对于提升社会安全意识、护佑生命财产功不可没。十三年间,交强险保费收入从600亿元增长到2000亿元,增速稳定在10%上下,占据车险总保费收入的1/4。

相比之下,交强险运行十余年来,保障额度一直未变。

被保险的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有责任,无论责任大小,均做以下赔偿:11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2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

这样的赔付标准,在一场重大交通事故中,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据《2018年全国交通事故责任保险保障程度分析报告》显示,在全国各地区死亡赔付费用标准中,福建、天津等12个省市赔付费用标准超过100万元,河北、安徽等20个省市处80-100万元区间,甘肃等4个省市低于80万元。其中,上海的赔付标准最高,约171万元,黑龙江的赔付标准相对最低也约为76万元。

中国精算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副主任陈辉表示,目前交强险的保额明显不足,建议借鉴香港以及及国外经验,降低物损保障,大幅度提升交强险保障额度,尤其是其中针对第三者责任的保额。目前交强险保额较低,客观上来看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正常稳定发展。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鉴于东部沿海等地交强险赔付额度相对较高,西部一些省份交强险赔付额度较低,由此产生的问题是险企把交强险费用主要用于重点维护几个大省的现状,由此来看,交强险的改革应实现各个区域内的相对平衡,例如实施不同区域间不同费率来保障交强险的相对公平。

由于交强险对人身伤亡的保障严重不足,不少车主也投保了商业三责险。《2017年全国交通事故责任保险保障程度分析报告》显示,不同地区的三责险投保率差异显著,发达地区机动车驾驶者的风险管理意识更强。东南沿海地区的投保率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上海、浙江等地的三责险投保率均在95%以上,而黑龙江、山西、青海等地的三责险投保率不足55%。全国各地死亡赔付费用标准差异也较大,其中,赔付费用标准超过100万元的有11个省市;处于8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有7个省市,低于80万元的有18个省市。最高标准(上海,约158万元)约为最低标准(黑龙江,约71万元)的2.2倍,差额约87万元。

2018年交强险成绩单:险企承保利润51亿 投保率95%

继2017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实现承保盈利后,银保监会近期又披露了2018年交强险成绩单。

数据显示,去年共有66家财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业务,交强险承保利润51亿元,投资收益71亿元,经营利润122亿元,历年累计经营利润51亿元。

道路管理与安全驾驶意识提升

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强制保险制度的险种。

作为中国保险业最民生的险种,交强险对于提升社会安全意识、护佑生命财产功不可没。但自开办以来,该险种之前已连续多年陷入亏损泥潭。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财险业最隐晦亦难以提及的一个角落。

但这一切在“商车费改”以及强力监管的推动下日渐改观。再加之行业投资能力的持续提升,这一国家定调的“盈亏平衡”险种终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数据显示,2018年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共计2.55亿辆,同比增长9.1%;交强险保费收入2034亿元;赔付成本1384亿元,各项经营费用547亿元(含救助基金25亿元);机动车交强险整体投保率为78%,较2017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交强险投保率达到95%。

与此同时,2018年交强险综合成本率为97.4%,较2017年下降2.6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为69.8%,较2017年下降4.2个百分点;实现经营利润122亿元,承保利润51亿元,投资收益71亿元,带动历年累计经营效益扭亏为盈。

据了解,交强险2018年实现承保盈利,主要是得益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全社会安全驾驶意识的不断提升。比如,严打违规驾驶,车主驾驶行为改善,新出车辆性能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改善,保险业反车险欺诈加强等。银保监会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完善交强险制度,进一步提升交强险保障水平、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促进交强险高质量发展。

有18家承保亏损

虽然行业数据向好,但具体到机构,却并不一样。伴随着2018年交强险运营情况出炉,66家获批经营该业务的险企盈利状况、承保业绩也一一揭开面纱。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66家险企中有40家险企实现经营盈利,占比约为六成。

具体来看,交强险的马太效应依旧显著,经营利润最高的5家险企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阳光财险、大地财险,2018年的经营利润分别达到28.95亿元、27.51亿元、11.08亿元、10.27亿元、9.5亿元。同时,数据也显示,交强险保费收入在2亿元以下的险企,出现承保亏损的有18家,占据26家亏损险企的近七成,例如包括长江财险、合众财险、中意财险、珠峰财险等。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交强险盈利状况和中国整个财险市场的盈利状况类似,存在“规模效应”的现象。如果财险公司规模在50亿元以下,盈利会相对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固定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较高,公司规模小时难以实现分摊引起的。也有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表示,交强险承保亏损或与该险企交强险业务承保的区域、承保结构以及承保车型等不无关系。

《2017年全国交通事故责任保险保障程度分析报告》显示,不同地区的三责险投保率差异显著,发达地区机动车驾驶者的风险管理意识更强。东南沿海地区的投保率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上海、浙江等地的三责险投保率均在95%以上,而黑龙江、山西、青海等地的三责险投保率不足55%。全国各地死亡赔付费用标准差异也较大,其中,赔付费用标准超过100万元的有11个省市;处于8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有7个省市。最高标准(上海,约158万元)约为最低标准(黑龙江,约71万元)的2.2倍,差额约87万元。

老旧车交强险涨价合不合理?2018年交强险保费收入略低

未来,车主为老旧汽车投保交强险的费用将提升?近日,一则“发改委拟对老旧汽车提高交强险费率”的消息甚嚣尘上。交强险涨价消息牵动着各方神经,引发了市场热议。究竟什么样的车算老旧汽车?保费涨价究竟合理与否?是否将进一步推动交强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扭转目前交强险保障不足问题?

合理增加险企保费收入

近日,发改委下发的《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中在“严格执行老旧产品淘汰规定”方面指出,对排放污染大、安全性能差的老旧汽车,研究提高交强险费率。

那么何为“老旧车”?对此,车车科技首席运营官李超分析,未来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汽车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货车,以及污染严重、安全性较低的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等将是费率调整的重点对象。

同时,李超也表示,以目前全国各地交强险赔付水平看,提升老旧车交强险费率,预计将有10%-30%的涨幅。

另外,一位大型财险公司的车险理赔从业人员表示,通常识别老旧车主要看是否达到国家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如果照此标准来抬高交强险保费费率,预计会给行业的交强险保费收入带来增长。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通常老旧车型安全性能差、风险高,提升费率对保险公司来说有好处,如降低交强险的承保亏损。

此外,北京车主张凡(化名)评论道,如今私家车已变成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老旧车本来价值就不高,增加交强险费率无疑是想倒逼车主主动报废老旧车去购买新车,如果由此老旧车淘汰率提升,确实有助于环境保护以及消费升级。

不合理费率应与风险挂钩

不过,一听要涨价,也有车主立马表示出不满。李丹(化名)称自己的车虽算是老旧车,但并不常使用。该车主还表示,交强险费率提升导致自己会有两种选择,要么多交保费,要么花更多的钱买新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保险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郝演苏表示,单从该条款看,交强险中的第三者责任险是指交通事故责任中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保险公司会按照规定给予赔偿,由此看出该险种与车辆的机械性能等方面有关,但和环境污染关系不大,不能因为汽车排放标准由此抬升保险费率,从理论上看不成立。

同时,郝演苏补充道,如果要提价,应该是对交强险进行改革,例如可对家用车、载重车、货车等车辆做差别对待。由于目前市场环境需要支持实体经济,货车、公共运营车辆等属于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如果提升保险费率,货物的运营成本便会增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如果统计数据表明,老旧车的事故发生率高,那么由此来提升其交强险费率是合理的,但是从推动消费升级的角度来单独抬升老旧车的交强险费率进而促进老旧车加速淘汰似乎有些欠妥。

另有车险负责人分析,通常情况下,应该是出险多、违章多的车上浮费率,以此来提醒驾车人增强安全意识,按交规行车。老旧车只要正常养护,性能就不会降低,只是对于使用者而言出现故障的概率稍高一些,对于道路上的其他交通参与者并不构成实质性威胁。

现状保障不足问题凸显

交强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这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由于这一险种与上千万机动车相关联,其经营状况也备受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2018年交强险保费收入达到2034.38亿元,占比产险收入超过1/5,同比增长8.85%,略低于产险业务总保费收入。此外,2017年交强险保费收入1869亿元,并实现承保盈利0.8亿元,投资收益76亿元,这是多年来交强险首次实现承保盈利。

据了解,2015年、2016年交强险承保分别承保亏损49亿元、22亿元,但均因投资收益拉动,两年经营盈利分别为44亿元和46亿元。不过,由于历史上交强险经营亏损量较大,截至2017年底,累计经营亏损仍有71亿元的存量。

同时也有内人士谈到,我国交强险出台已十余年,而保费保额一直未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问题也在日益显露。

例如,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交强险的保障作用正在日益减弱,郝演苏表示,我国交强险于2006年出台,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翻了好几倍,如果发生普通的剐蹭和追尾等交通事故,很多人都会采取“私了”方式,以防止下一年续保时被保险公司提高保费。

另外,郝演苏谈到,一旦发生撞人等意外事故,随着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提升,对人身伤亡的赔付也在加码,交强险上限12万元的死亡伤残和医疗费用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确实是保障不足。

那么,如果提升交强险的费率,会产生何种影响?李超表示,交强险作为法定强制投保的车险,未来将逐步实现费率市场化,费率将充分结合不同车辆在不同地区的风险水平进行定价,并将交强险费率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

而目前,我国交强险费率市场化程度低、费率差异化有限也是问题之一,朱俊生表示,交强险费率全国一个价,缺少地域以及车型之间的差别。

据了解,中国保险业协会多年来也一直在呼吁区域定价,交强险定价引入车型定价等机制改革,但是由于涉及面太大,一直未有启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