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情感障碍是精神病还是心理病

  • 情感
  • 2021-09-23

情感障碍是精神病还是心理病

双向情感障碍是重度的精神类疾病。

通常发作的时候,有时期是躁狂和易激惹,发脾气。有的时候抑郁消沉。

这个疾病目前都是看精神科,专科医疗机构。不是心理疾病。

双向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一、抑郁表现:患者的情绪的具有不稳定性、易激惹、易悲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甚至有有自杀观念。

二、躁狂表现:患者会有心境高涨、思维奔逸、精力旺盛等扎根在表现。患者的自我感觉良好,整天都兴高采烈的,对旁人也有一定感染力。患者的活动也会增多,不知疲倦,睡眠需要减少。另外,患者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常见的表现为这件事还没做完,注意力就转移到另外一件事上去了。

三、抑郁、躁狂同时发作:这一表现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所谓的同时发作就是指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双向情感障碍是精神病的一种,因此在选择医院的时候,要以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为主。重庆九五医院是西南地区、科研实力的精神疾病医院,也是重庆市医保定点单位,同时还是重庆地区一家专业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疗机构,当之无愧的成为治疗精神疾病的医院。

关于精神疾病,你需要知道这些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病人是什么样子?改良电休克治疗会把人电傻吗?……在《人间世2·笼中鸟》中出镜的医生和专家们通过采访,为我们解读了一些精神疾病,传递出温暖和力量。

恐惧来源于未知。

《人间世2·笼中鸟》把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现状与内心诉求带到社会公众面前,此时我们普通人最需要的是,增加对精神病的基本了解,以便减少误解、增进理解。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病人是什么样子?改良电休克治疗会把人电傻吗?……

在《人间世2·笼中鸟》中出镜的医生和专家们通过采访,为我们解读了一些精神疾病,传递出温暖和力量。

Q

本集精神病人里有物理学博士,有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高材生,也有会作诗、会画油画的才华者,有人说精神病人都是天才,他们和正常人有什么区别?

A

精神病患者有严重的精神和心理问题,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异常;不能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可能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现实中,确实有一些精神病人在某一领域表现非凡,因此有些人认为,精神疾病与创造力之间存在某种关联,以非常理方式去思考问题,或者因狂躁带来的某种能量或决心,都有助于提升创造力。但精神病人在严重发病期时,这种创新性会被拉低到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常人水平,且有很多精神疾病对认知功能有一定损害,所以大部分精神病人的思想不是那么有条理、行为不是那么安全、表达不那么顺畅。

但精神病患者与正常人一样,需要有情感上的共鸣与关爱、心灵上的沟通与理解、行为上的帮助与支持,他们甚至比正常人更需要爱与尊重。与精神病人的沟通,也没想象的那么难。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宋月红医生

Q

伍宝祥反复提到他最好的朋友是外星人,他患的是一种什么精神疾病?这种疾病如何诊断和治疗?

A

伍宝祥是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他所提到的“外星人好朋友”,是源于一种持续的精神症状幻听,这种声音让他做事情、评论他所做事情的好坏、经常跟他交流,天长日久,即使看不到对方,他也坚信对方是自己的好朋友。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常起病于青壮年,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表现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没有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

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还是药物治疗,我们有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还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选择,另外,还有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物理治疗等各种疗法,争取能让病人控制病情。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白丽医生

Q

孙杨杰因幻听症住进病房,总好像有人在骂他,一般有哪些原因导致这种疾病产生?68岁的东东吃饭喜欢一下全倒进嘴里,而且会抢其他病人菜,他患的是什么疾病?

A

这两位病人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孙杨杰,最主要的表现是幻听,他听到的主要是别人议论他、骂他的声音,为此他会紧张、焦虑不安。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很复杂,目前研究表明,可能和遗传、神经病理、神经生化、免疫、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相关。

东东这位病人也是精神分裂症,长期残留一些症状,他主要表现为被害妄想和行为异常,他会觉得药是毒药,他会经常胡乱讲话等。他住院时间长达20余年,主要是因为行为紊乱,家人无法照料。像这种慢性病人,病情多次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治疗效果一般不是特别理想。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白丽医生

Q

分水果时,有位病人总说自己少了苹果,小本子密密麻麻记录一些夸张的事实,比如许老师换了个小的给他,香蕉换了烂的,他得的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或经历导致?

A

他是一位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他的症状主要是被害妄想,这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有这类症状的病人常常感觉到被人以各种方式迫害、监视、跟踪、窃听、下毒、诬陷等,感觉很不安全。

他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人,所以可能对吃的比较敏感,一旦发现水果坏了或者蔫了,就会认为是工作人员动了手脚,进而大发脾气。临床上被害妄想的病人很多,会有各种各样的被害体验。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白丽医生

Q

女大学生小C,她的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什么疾病,为何学校老师探望时不建议她返回学校学习?小C父亲为何总责怪自己?王医生如何判断小C可以出院?

A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躁狂时会情绪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抑郁时则情绪低落,言语活动减少,精力不足,他们情绪不稳定,躁狂时冲动、草率,存在较高冲动风险,抑郁状态严重时则有消极自杀的风险,所以也会对周围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小C发病时,会有些冲动及紊乱行为,和同学发生矛盾,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这可能也是老师不愿意她返校的原因。

小C发病时用头撞墙

小C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吵架,可以说她的童年并不快乐,可能承受了一些压力,所以小C父亲觉得自己导致了女儿生病,非常自责。但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家庭事件只能算是诱因。所以家属也没有必要过分自责。

患者的出院标准,一般是根据病人在病房中的言行举止、随访评估精神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专业的精神检查和量表评定,结合监护人对病人病情的评价。综合考虑,再做出出院的决定。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白丽医生

Q

周智玲18岁进入精神病院呆了30多年,为何她难以治愈?她在精神病院谈了三个男朋友,医生如何指导和鼓励患者管理自己的情绪和疾病?

A

她首次起病于1975年,当时患者18岁,表现为外跑、打人、骂人、猜疑被害、跳楼等,曾多次住院治疗,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病情控制不理想,一直有反复。1989年住上海精卫中心后,予以氯氮平治疗,病情趋于慢性稳定状态,能积极从事病室活动,社会功能受损不明显,经评估达到临床治愈状态。

智玲住院期间谈了三次男朋友,均为在康复科活动时结识,双方主要通过书信交往,偶尔赠送小礼品,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交流,主要还是存在孤独感,想有个心灵上的慰藉,想证明自己和正常人差别不大。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至今尚未阐明,现有的治疗只是对症治疗,而不是针对病因治疗。因此,并不存在“去根”的方法,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延缓衰退,尽可能地回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实,谈恋爱、结婚对患者来说,不论心理上、生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许多精神分裂症病人,本来病情已有相当好转,也能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但在结婚前后,由于紧张频繁的社会活动,往往引起复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陆佳瑞医生

Q

像肖云生一样遇到家庭问题(前妻控诉、女儿不管)的精神病人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些无家可归的精神病人,最需要哪些帮助?

A

有研究显示,大约17%左右的精神病患者存在监护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监护人年事已高、自身体弱多病等原因造成。在慢性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中,监护不足问题更加严重。造成精神病人长期住院的原因,除了精神疾病因素外,还有患者出院后缺乏有效监护、社会歧视、监护人拒绝履行监护责任、长期住院导致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等因素。

肖云生是酒精性精神障碍,长年的住院既有患者本身的疾病因素,也有亲属的歧视、家庭矛盾因素,还有法律法规的限制等。

对于精神症状稳定、达到出院标准却不能正常出院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社会歧视,患者亲属、监护人或其他社会部门,因对疾病不了解,甚至感到恐惧,他们拒绝和精神病人接触,不愿意和精神病患者一起生活,不愿意提供工作、交流机会,让患者不能被家庭、被社会所接纳。其次,经济原因。相当一部分精神病患者对家庭均不富裕,出院后患者仅有的一部分社会救济,不能满足其自身生活。再者,就是法律原因。有不分患者精神症状稳定,已经达到出院标准,但这类非自愿住院的患者,出院需要由其法定监护人同意才能出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琚明亮医生

笼中鸟:比精神病更可怕的是亲人的遗弃,用爱拯救不开心

自动播放

Q

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是不是很痛苦?会把病人电傻吗?

A

很多人提及电击治疗,就会想到一副恐怖画面——一名无辜的人头部插满了电极,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冷冰冰的看着其脑部通电后痛苦尖叫、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的样子。其实这真的是艺术夸张的画面。真实的MECT治疗画面是安静祥和的,患者麻醉后脑部通电时间只有几秒钟,也没有浑身抽搐的表现,就是“眼睛一闭一睁”治疗就结束了。

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是在被妖魔化的电击治疗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在通电治疗前,先注射适量的肌肉松弛剂及麻醉药,然后利用一定量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它与传统电击治疗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肌肉松弛剂及麻醉药,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痛苦以及不会抽搐。

即将接受MECT治疗的病人

MECT主要应用于有严重消极自伤自杀行为、冲动紊乱行为、拒食、紧张木僵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所以对于整个精神病人群来说,使用比例并不高,大部分病人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只有少数严重病例才会使用MECT治疗。MECT治疗会造成患者记忆受损,但是通常做完MECT治疗3~6个月后记忆会逐渐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患者智商并不会因MECT受损。

总之,MECT是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其次,目前的改良MECT并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提供

浅谈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精神疾病让人更“精神”?

人们常说一句玩笑话:“自从我得了精神病,我就越来越精神了”,有时候这话还真没错。大家比较熟悉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失眠症都表现为萎靡不振、无精打采,那到底什么病能让人“越来越精神”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才病”——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简称BD)。

美国精神病学教授贾米森在《疯狂天才》一书中列举了多位患有这种“天才病”的文艺界名人,如画家梵高、作家海明威等。从这个层面看来,双相情感障碍似乎偏爱天才,但双相情感障碍并不是只有天才会得的病,这也是一种常见疾病。

正常人的情绪波动,高低起伏,一般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有一部分人,他们的情绪波动过于强烈,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正常范围,过于高涨“high”或者过于低落“low”,这就是“双相”。

值得一提的是,“双相”(拼音xiàng,读四声)并非“双向”。“相”的意思即某种状态,比如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双相是指“躁狂相”和“抑郁相”。而这种状态在很多时候是相对稳定的,并非沿着某个方向直线发展下去,所以被称之“双相”而非“双向”。

严格来讲,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前提是至少有一次“躁狂相”的发作,也就是至少有3~5天持续的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精力旺盛等,而我们熟知的抑郁症则只有“抑郁相”,没有“躁狂相”,换而言之,一个人若只有“抑郁相”,无论出现多少次抑郁发作,都只可能诊断为抑郁症,但是只要有一次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无论是原发性的还是药物引起,都需更改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躁狂相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DIGFAST”,分别是Distractibility,即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易被外界事物吸引);Insomnia,即睡眠需要减少(睡眠减少而不知疲倦);Grandiosity,即夸大(认为自己才华出众神通广大);Flight of ideas,即思维奔逸(思维联想速度加快);Activities,即活动增加(喜交往、爱凑热闹);Speech,指言语迫促(说话滔滔不绝);Thoughtlessness,指做事不顾后果。

抑郁相的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包括hopelessness绝望、helplessness无助、worthlessness无用等)、丧失愉快感(开心不起来)、兴趣减退(原本喜欢的事情都不想做了)、精力下降、消极言行(感觉活着没意思)、思维迟缓(脑袋像生锈了)、体重减轻、早醒等。

临床症状表现的复杂性使得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相”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那么,如何区别“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一般而言,相对于单纯抑郁症,双相抑郁存在以下特点:

1.发病年龄较早,“双相抑郁”平均发病年龄17岁,“单相抑郁”平均发病年龄26岁;

2.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遗传史;

3.睡眠增多(单相抑郁患者多出现失眠);

4.体重增加(单相抑郁患者多出现体重减轻);

5.情绪愤怒、敌对,易冲动、难以控制。

有这些症状往往提示患有双相抑郁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临床上常有患者诊断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2~4天后即反馈自己的抑郁情绪明显好转,往往也提示了双相抑郁的可能性(抗抑郁药物起效需10~14天)。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中首先考虑的是遗传因素,在所有精神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是最高的,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8~18倍,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之一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其子女比父母无病的人群患病概率高8~18倍。

其次,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主要和大脑内的单胺神经递质有关,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等。在脑中,如果这些神经递质减少,会有抑郁相,如果增多,则会躁狂相。

此外,大量研究也表明,内分泌失调、大脑结构的改变及社会心理因素也与双相情感障碍有密切关系。

总的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感障碍为主导症状的精神疾病,通常为抑郁及躁狂反复交替发作。在躁狂发作时会让人产生越来越“精神”的表现,抑郁发作时会有“萎靡”的表现。两种表现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所以需要及早识别,尽快接受规范、专业的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应如何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愈的,首选的药物为情感稳定剂。顾名思义,情感稳定剂就是让情绪尽可能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不要忽上忽下。情感稳定剂主要包括锂盐、丙戊酸盐、拉莫三嗪、卡马西平,以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喹硫平、氯氮平、利培酮等。

有患者问,“双相抑郁”用了情感稳定剂,是否还要使用抗抑郁药呢?这就要看抑郁的严重程度了。如果达到中度、重度,那毋庸置疑,一定要同时使用抗抑郁药。如果抑郁情绪并不严重,原则上是不需要抗抑郁药物治疗的。

除此之外,心理方面的干预以及家庭、社会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在精神病学的观念下,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容易被标签化

有网友调侃:在精神病院,如何让医生相信自己正常了,是个极高难度的问题。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当年震惊精神病学界的风波事件:好大夫工作室心理咨询科何日辉

1969年,心理学家David Rosenhan等人进行了一场实验,他们假装有精神病性症状并前往精神病院就诊,结果发现“医生们其实并不能在精神病院中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而且还存在在治疗过程中将病人标签化的危险性”!

David等人采取“诈病”的方式进行实验,引来了不少争议;但不可置疑,该实验确实暴露了传统精神病学症状学诊断的极大局限性。

引起疾病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如何针对病因进行高效的治疗?这是临床大夫常见的思考内容,而病因学诊断是临床医学的追求目标。目前,大部分临床医学学科、对于大部分常见躯体疾病都已经能够实行病因学诊断。

对比之下,精神病学却仍基本处于症状学诊断的阶段,也就是说,精神科医生是根据患者可观察到的行为、情绪等外显症状下诊断,往往忽视了病因。

可是不同个体之间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是千变万化的,精神病学的诊断标准却比较单一、笼统,这便容易导致传统精神科医生“对号入座”。

遇到值得高兴的事感到欣喜,遇到不公平的事发脾气,在旁人看来非常正常,但如果曾经有过抑郁障碍的经历,在很多传统精神科医生眼里,这很可能是“躁狂/轻躁狂发作”,进而诊断为“双相障碍”;

易怒、易发脾气,可能被诊断为“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而到底到达了何种程度才属于“易怒”“暴怒”?这往往靠主观判断;

如果患者拼命解释自己没病,传统精神科医生可能认为这是自知力不完整、病情加重的表现……

而且,如果患者拒绝与医生交谈,医生可仅凭父母寥寥数分钟的所谓“症状陈述”便下诊断,但这很可能只是父母的片面之词,完全忽略孩子的心理和感受。

固守着这种“只看病,不看人”的思路,这就难怪传统的精神科医生“很难从精神病院中区分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了。David等人的实验已过去了半个世纪,精神病学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在药物治疗方面;但症状学诊断这个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如果把这个实验重新做一遍,精神科大夫重蹈覆辙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我遇到的不少精神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患者早已识穿了这个漏洞。他们质疑诊断,拒绝被“标签化”,他们甚至已懂得如何说、如何做就能让医生和家长认为病情大有改善,逃脱治疗之苦。

虽然,传统的精神病学已正在往精神医学转变,开始重视心理社会因素,但速度和力度仍远远不够;绝大部分医生仍停留在症状学诊断上,忽视心理根源,缺乏细致问诊。

而且,症状学诊断指向的往往是对症的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缺乏深度的精准化心理干预,难以解决患者的深层次根源问题,疗效自然会受到影响。

必须澄清的是,我并不是全然否定传统精神病学的意义。从客观上看,现行的精神病学和治疗手段是有效的,确实令大量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摆脱疾病的折磨,并恢复了一定的社会功能。

但不能忽视的是,在传统的精神病学的诊疗下,许多患者没有真正康复,而更多是病情缓解!而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专业知识更容易获得,患者和父母更加重视心身健康,更需要人文关怀,传统精神医学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广大患者家庭的需求,专家的权威性受到质疑,而且这种声音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应加快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精神心理障碍领域的推广和研究,尤其是在病因学诊断方面的探索,在临床精准化治疗方面加强跨学科整合,服务也更加人性化,才有可能让广大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和家属免于恐惧、看到曙光,甚至高效康复!

——何日辉

(下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解螺旋”)

现如今不少犯人为了逃避罪责而装疯卖傻,期望能借由精神病患者的外壳,博取人们同情,以让罪刑减轻,甚至于可以金蝉脱壳。

究竟这些犯人是真疯还是装傻,精神病院里的医生真的能鉴别出来么?而医生从精神病患者中分辨出神志清楚的人又有多可靠呢?

一直以来,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抱有浓厚兴趣的心理学家David Rosenhan,就在1969年对此问题进行了一项独特的实验,上演了一起现实版的“飞越疯人院”。

David Rosenhan

01

Rosenhan先是找来了5男3女——3名心理学家(包括Rosenhan本人)、1名研究生、1名儿科医生、1名精神病医生、1名画家、1名家庭主妇,组成了8人的“伪精神病联盟”。

而后为了能成功在精神病院中潜伏下来,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5天内不刷牙、不洗澡使得外表变得邋里邋遢,同时熟练掌握了将强制服用的药物藏到舌头底下的技巧。

为了防止实验弄假成真,而受试者无法从精神病院脱身,Rosenhan专门雇佣了一名律师,甚至还在试验前还立下了遗嘱,以防自己突发意外身亡而无人知晓实验的真相。

既然万事具备,接下来实验就开始了。

02

8名神志清楚的“假病人”便依照安排分别到美国5个不同州的各家精神病院就诊,并声称自己在头脑中听到了奇怪的声音:砰、砰、砰,并无其他异常特征。

华盛顿特区的圣伊丽莎白(St. Elizabeths)医院是其中的一个实验点

除了名字和职业外,其他生活上的细节都要如实汇报。

他们刻意以这种无特殊意义的声音为主诉症状,是因为当时的精神医学文献中尚未收录幻听案列。

结果实验进展得出乎意料的顺利,他们8人无一例外的都被确诊为精神病,其中7人为,1人为狂躁。

这些正常人就这样被送去治疗了。令人惊讶的是,哪怕这些受试者按照约定恢复成正常人,不再假装自己幻听,也依然没能出院。

因为这8位“假病人”既然被贴上了“精神病”的标签,那么在表示自己痊愈时,只会被医务人员认定为妄想症加重,毕竟“否认有病”也是发病的一种特征。

显然,精神病院可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你只要住进来了,你就是精神病人,不允许反驳。

就这样,8位假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平均住院了19天,最长的为52天,最短的也住了一周。

03

住院伊始,受试者们因害怕暴露伪装,还偷偷摸摸做着实验记录,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医护人员根本不关心这个,一名护士还在一位受试者的病历上写着:病人每天有书写的习惯。

反倒是精神病院中的病人,瞧出了一些端倪,察觉出受试者很可能是混入革命群众的伪装者:你没有病,你若不是记者,就是教授。你是来视察医院的。

久病成医,这话着实没毛病。最后受试者出院的理由,无一例外是因为病情有所好转。至此,实验才正式结束。

所以Rosenhan的研究得出了戏剧性的结论:医生们其实并不能在精神病院里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而且还存在在治疗过程中将病人标签化的危险性。

依据此实验,他整理了一篇文章,以《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

04

此文章在整个精神医学体系中就像晴天炸雷般震惊了所有人,随即就引起了精神卫生界的口诛笔伐。

专攻心理分析的精神病医生Robert Spitzer,当即撰写论文指出,Rosenhan的实验不符合规范,假病人在谎报自己的症状时,就已经使得实验的结果无效了,因为病人的自查报告也是医生给出精神诊断的重要基础。

甚至还有一家精神病院给他下了战书,放言说接下来3个月里,你们随便派人来,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真假病人。

Rosenhan接受了挑战,说他会派一些假病人去就诊。3个月后,医院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自信地诊断出了41位Rosenhan派来的假病人。

该医院检查出的193个病人中,有41位是假装的

正当这所医院美滋滋的等着Rosenhan哭着认输时,Rosenhan给出了一个更加意外的答案:这3个月里,他一个假病人都没有派过去。

老实说,这波打脸确实挺疼。毫无疑问,Rosenhan的实验让当时的精神病学颜面尽失。

05

其实,以这种方式将心理健康体系的黑暗面公之于众的,并非只有Rosenhan。

早在1887年,记者Nellie Bly也曾成功卧底混入一家精神病院,且得到类似的结论,并在Mad-House杂志上发表《10天》的文章。

而在那个年代,除了Rosenhan,精神病学也没少受世人质疑。上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反精神病运动,运动的发起者就包括了一大批著名的精神病学家。飞越疯人院,正是这一运动的直接反映。

但无论是Rosenhan实验还是反精神病运动,永远都是现实意义大于其不足,并真切地能推动精神医学领域的发展。

在Rosenhan实验结果发表以后,美国精神医学协会修改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在1980年发布的新版手册中,每一种精神疾病都对应了一个更加完整详尽的症状表,手册里还讲到,将病人确诊为某一种精神疾病前,参照的症状应该是多个而不是一个。

手册里的这些改变保留至今,尽管这些改变没有被决定性地确定是否可以帮助医生成功地避免误诊。可能Rosenhan的实验如今还是可以重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