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是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之一,而在棚室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植株萎焉现象,在短时间内全株叶片突然萎焉,植株慢慢失去结瓜能力,严重时引起死株。而且萎焉现象还会逐年加重,严重影响到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引起黄瓜萎焉有那些?该怎么防治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急性萎焉
植株生长正常,但是在晴天中午时叶片突然萎焉,傍晚会恢复,切断茎基部为发现导管变色,也无乳状物流出。主要原因是因为连续阴天未揭草苫,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根系活动弱,一旦到晴天,棚室温度升高,空气湿度降低,叶片蒸腾快,根系吸收水分弱,叶片就会出现萎焉状况。
防治方法:连续阴天,如遇晴天时千万不宜一下子全部揭开草苫,最好先揭一部分,以后再逐渐全部揭开,叶片萎蔫严重时,也可用喷雾器给叶片喷水,防止过度萎蔫使叶片受害。
2、大水漫灌
灌水后土壤的含水量较高,透气性差,在缺氧环境下土壤中产生有毒物质,使得根系中毒或者缺氧窒息而萎焉。
防治方法:在黄瓜定植前15-20天浇足水,如果土层过深,浇水后要整平畦面,使得土壤达到深、透、细、平、实的标准。浇水以滴灌为宜,避免大水漫灌,切记大水漫灌,在雨后及时中耕松土,增加通透性。
3、根线虫
根线虫一般分布在土层3-9厘米土层内,受害根系会形成根瘤,并逐渐肿大,根系组织遭受破坏后,肥水吸收和运输受阻,使得植株矮小,叶片变黄,严重时萎焉死亡。
防治方法:防治根线虫要从种植前就要进行,用药对于土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发生病害是,可以多菌灵和百菌清药液灌根防治,效果较好。
4、施肥浓度过大
施肥过多,尤其是靠近黄瓜根茎部施入化肥时,极易灼伤植株,施用含氮量的肥料会在大棚内分解种会产生氨气,当气温升高时,氨气的浓度过大会导致萎焉死株。
防治方法: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少施速效化肥,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同时进行根外施肥,喷洒叶面肥,也能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
以上是黄瓜萎焉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黄瓜萎焉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
现在正是黄瓜大量上市的季节,消费者在购买黄瓜时,比较青睐于修长、顶花带刺的嫩黄瓜,那些弯曲的黄瓜常被视为劣质瓜品,很少人会买,因此也造成黄瓜种植出现弯曲,收益下降等情况。那么黄瓜弯曲到底是什么原因?如何有效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黄瓜弯曲的原因
造成黄瓜弯曲的原因有很多,若在黄瓜受受精过程仅仅子房一侧的卵细胞进行了受精,那么是无法完成受精过程的,进而出现弯曲现象。还有黄瓜在生长时缺肥、缺水等,也会出现黄瓜弯曲现象。
黄瓜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造成植株养分不能有效供给果实,就会出现弯曲现象。常见的有尖头瓜、弯瓜。黄瓜果实膨大期温光条件不适宜也会导致弯瓜现象的出现。
黄瓜黑星病对幼瓜产生危害,会在危害部位产生暗绿色病斑,会抑制该部位正常生长,造成黄瓜出现弯曲、畸形。还有黄瓜嫩瓜生长时,若是受到枝条、叶片等外界障碍物的影响,它会自动调节生长路线,进而阻挡部位出现弯曲。
二、减少黄花弯曲的措施
1、在黄瓜的日常管理中应重点关注肥料、水分管理,同时还应该及时根据棚内或者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情况采取必要措施降温降湿,比如棚内喷水降温、棚内通风降湿等,以及黄瓜的黑星病防治工作。
2、可在黄瓜的开花期,用刀片在弯曲黄瓜的弯曲部位竖着划2-3下,但注意深度不要超过0.5cm,这样通常就可以在后期慢慢使弯曲黄瓜长直了,并且伤口还几乎看不见,完全不影响销售。
3、对于黄瓜地里弯瓜出现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通过在开花前后用赤霉素涂抹弯瓜的内曲面,抑制该部位的生长。此种方法见效比较快,一般几天就可以使弯瓜变直。
4、对于弯曲的黄瓜,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在弯瓜上坠一个一定重点的重物(比如瓦片、小石块等),之后该黄瓜会随着不断的生长而逐步趋向笔直。
5、黄瓜卷须如果生长位置不合适,就比较容易阻挡到黄瓜的正常生长,进而导致弯瓜的出现,基于此,在生产上可以对于果实生长部位的卷须进行有选择的摘除。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吊蔓、缠蔓的方法,使瓜条自然下垂,消除阻碍。
6、对于弯曲的黄瓜,可以选择用竹片紧贴黄瓜进行固定,人为塑造瓜形。原理就类似于当前的方形西瓜。
黄瓜若是出现弯曲,对果品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菜农们的收益,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对黄瓜弯曲的预防措施一定要做好了。
关于黄瓜弯曲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黄瓜长得弯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附预防解决方法)
黄瓜叶片发黄,部分叶片枯萎可能是得了病害,如霜霉病、病毒病或细菌角斑病。若得了霜霉病,可喷洒代森锰锌和普力克等药剂进行治疗,若得了病毒病,可喷洒毒克星药剂进行治疗。若是得了细菌角斑病,可喷洒琥胶肥酸铜药剂进行治疗。
黄瓜的叶片发黄,部分叶片枯萎可能是得了霜霉病,温度在16~22度之间,黄瓜在长势较差的情况下容易得霜霉病。黄瓜得了霜霉病,将病叶剪掉烧毁后,可以使用代森锰锌、普力克、安克、烯酰锰锌和金雷多米尔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黄瓜若是在幼苗期间,叶片发黄且部分叶片枯萎,可能是得了病毒病。病毒病会使黄瓜幼苗的叶片出现发黄、干枯和发卷的现象。若是黄瓜得了病毒病,要先将病叶剪掉,再给黄瓜喷洒毒克星药剂,7~10天可喷1次,喷3~4次后可缓解病情。
黄瓜在幼苗期间,得了细菌角斑病后,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的病斑,后期叶片会逐渐干枯。若是黄瓜得了细菌角斑病,将病叶和病枝剪掉并集中烧毁,给黄瓜喷洒琥胶肥酸铜或加瑞农药剂进行治疗,多种药剂交替使用,除病效果更好。
白粉虱是黄瓜较为常见的虫害,会依附在黄瓜的嫩叶上,吸食叶片的养分和水分,会使叶片发黄干枯。若是黄瓜的枝叶上有白粉虱,要及时将虫枝和虫叶剪掉并烧毁,可以给黄瓜喷洒噻嗪酮、氰戊菊酯或是溴氰菊酯等化学药剂进行除虫。
越冬的大棚黄瓜需要注意温度的管理、水肥的管控、瓜果的梳理和及时的采摘。大棚内的白天温度要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昼夜温差大于8摄氏度,春节前只能追肥浇水2次,及时梳理掉瘦弱的花朵,采摘鲜嫩的黄瓜。
1、温度管控
在管理大棚中的越冬黄瓜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温度的管理。一般来说在弱光环境下的大棚室温在20摄氏度左右,强光下25摄氏度左右,夜间则要降到大约10-18摄氏度左右,昼夜的温差最好要大于8摄氏度。
2、水肥管控
大棚中的越冬黄瓜由于整体温度不算太高、光线比较弱、植物的生长速度变得很慢,蒸腾作用弱水分消耗小,因此在春节之前只能浇水追肥两次,1月时浇水一次,春节时浇水一次,在浇水之前施肥即可,其余时段不要浇水施肥。
3、瓜果梳理
在越冬期间,大棚黄瓜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比如悬挂藤蔓、打卷须、去除雄花等,,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疏瓜的操作,适当的去除一些多余的幼花或是雌花,把缀连在植株上徒劳的消耗养料和水分的瘦弱、弯曲、畸形的花朵去除。
4、及时采摘
由于外界的温度比较低,光合作用差,光线弱使得光合作用的产物很少,因此黄瓜不宜留的过久,一般采摘嫩瓜解开,在早上和晚上进行,如果植物的长势比较好,那么可以晚几天采摘,如果植物的长势不算好就要早些采摘促进其发秧。
黄瓜是一种十分爽口的果蔬,并且做法多样,凉拌黄瓜、拍黄瓜、黄瓜炒肉、黄瓜炒火腿肠、酸黄瓜、黄瓜皮炒肉、紫苏炒黄瓜等等,爱美的女性还可以用黄瓜做面膜,还可以打成黄瓜汁来喝,美容又减肥。
2018种黄瓜赚钱吗?
黄瓜是一种在我国栽培很普遍的蔬菜,过去我国种植黄瓜的主要问题在于给予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黄瓜成片有组织的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少,生产效率低下;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黄瓜连茬、重茬现象普遍,农药化肥使用过量的现象仍然存在,降低了黄瓜的竞争优势。产业一体化警用水平不高,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在2018年种植黄瓜需要提高自己的种植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2018黄瓜种植的效益
一亩地产黄瓜按3000斤算是多的,按照一斤1.5元等于4500元,时间需要两个月,平均每个月2500元;
化肥:一亩地两个月最少需要600元;
农药:200元(百菌清和多菌灵);
种子:100元;
其他费用:100元。
2018黄瓜种植的前景
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我国在农作物种植中的优势已然凸显。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显现蔬菜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仅对黄瓜种植水平有了很高要求,更带动了黄瓜种业的发展,黄瓜育种对于提高黄瓜亩产量,提高黄瓜口感,促进果蔬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黄瓜育种在“十五”期间被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后,更要求农业科研工作者创新黄瓜育种材料,选育出多样化,如出口型、加工型、观赏型等特色突出的黄瓜品种。
过去,我国黄瓜栽培栽培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一些气候条件及自然条件比较好的省份,如山东、河南、海南等地。近年来,黄瓜种植区域逐渐扩大,几乎在每个省,每一个大城市周围都有一些大的黄瓜生产基地,区域化生产越来越突出。
目前虽然种植面积扩大了,但是仍有加工率低出口量低的现状。我国生产的黄瓜绝大部分工作鲜食,只有在生育后期,品质下降时才做加工材料,而且加工工艺简单粗放,商品率低。
我国生产的黄瓜主要是国内消费,出口量不大,而国内黄瓜产量较高,人均占有量大。在发展的余地较小,如果不加大出口量,黄瓜生产的利润将进一步下降。
所以,在2018年种植黄瓜主要是要在创建自己的品牌,将黄瓜产业做大做强,挤占国外的黄瓜市场,才能寻找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黄瓜种子处理
据对多种黄瓜侵染性病害的调查,种子带菌传病的约占34.6%,主要有炭疽病、黑星病、黑斑病、细菌性角斑病等,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消毒方法很多,其中以热力杀菌法较好,具有操作简易、杀菌谱广、对种子安全、有利环保、节省费用等优点,适于广大农户采用。
1、温水预浸:先将黄瓜种子浸入室温水中预浸4小时,捞出后浸入55℃热水中,利用热力杀菌消毒15分钟,然后捞出投入凉水中冷却降温,再转入催芽或播种。注意事项是严格遵守技术要求的水温和时间。
2、种子消毒:种子消毒是防治多种传染性病虫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预防苗期病虫害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由于种子处理用药量很少,而且离黄瓜收获期时间长,几乎不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因此也是生产无公害蔬菜提倡使用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①种子包衣:种衣剂中包含杀灭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杀菌剂、杀虫剂,以及能促进种子发芽和黄瓜生长的微量元素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现在部分商品种子在出厂前已经包衣,使用这样的种子不需要再进行消毒处理。
②温汤浸种:温汤浸种是利用干种和病菌对高温的耐受力的不同,通过高温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的一种方法。将干种投入55-60℃的温水中,不断搅拌,并不断添加热水,保持55-60℃的水温10分钟。温度降低到28-30℃再浸种4-6小时,淘洗干净后进行催芽。
③药剂浸种:第一,用72.2%普力克水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20分钟,可防治黄瓜苗期真菌性病害。第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可防治炭疽病、茎枯病。第三,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消毒不仅可杀灭潜伏在种皮的病原真菌,还可渗入种子内部,杀灭侵入种子内部的病原真菌,有效防治瓜类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第四,为防止种子带病毒而引发病毒病,可以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第五,1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稀释液浸种2小时可以防治细菌性病害。
无论用那种药剂浸种,都要在浸种后用清水把种子进行淘洗,防止造成药害发生。
露地黄瓜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应选择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商品性好,适宜春露地栽培的品种。
2、育苗:苗龄大约35天左右,壮苗标准:子叶完好,有3-5片真叶,节间较短,叶柄与主蔓的夹角45度,叶色深绿,叶片肥厚,茎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3、施肥做畦:整地、施肥腐熟的有机肥5立方米,过磷酸钙25-30公斤或磷酸二铵10-15公斤(过磷酸钙5-5公斤每立方米,磷酸二铵2-3每立方米)。定植前翻耕作畦,畦宽1.2米,高15厘米以上,并地膜覆盖。
4、定植
①定植期的确定:在确保定植后不受冻的前提下尽早定植,承德地区一般在4月末五月初定植。
②温度指标要求:最低夜温高于5℃,0-10厘米处土壤温度高于12 ℃。秋露地黄瓜采用直播的方法。
③定植密度:4000-4500株/亩,大小行定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用暗水法定植。
5、田间管理
①插架:定植后及早插架,防风抽苗,插架可采用花架或人字形架,距离根部8-10厘米左右。
②绑蔓:采用“8”字方法绑蔓,防治磨伤茎蔓和茎蔓下垂。每2~3节绑一次,应在下午进行,上午茎蔓易折断,绑蔓的松紧度应抑强扶弱,对于生长势强的植株适当绑得紧一点,并使生长点高矮一致。
③整枝与掐尖:主蔓结瓜的应去掉所有的侧枝,侧蔓结瓜的在结瓜后留一至两片叶掐尖,并打掉所有的卷须。当茎超过架头时要及时掐尖,促进下部瓜的生长,也可以采取扭尖的方法抑制上部生长。
④肥水管理:及时浇水与中耕,水量多少及次数依天气、生育期而定。缓苗水在植后5~7天浇,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根瓜长10~12厘米时浇催瓜水,结果期浇水每5~7天浇一次。追肥的原则是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催瓜肥在根瓜坐住后追施,盛瓜肥在根瓜采收后进行。提倡使用有机肥追肥。
当前我国黄瓜的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大,黄瓜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但是黄瓜的的消费群体主要在国内,黄瓜的品质也十分有限。因此在2018年种植黄瓜,需要不断的提高黄瓜的质量,增加黄瓜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