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小麦是我们食用品中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的粮食,是我们拿来补充营养的续寿丹。然而小麦的价格是多少呢?小编汇总了几种价格,供亲在选购时参考^_^
根据区域不同,小麦的价格也略不同,本文的价格仅供参考,可在当地查询价格!
小麦在各地的价格:
陕西榆林市:1.05元/斤
陕西宝鸡市:1元/斤
广东珠海市:1.05元/斤
广西河池市:1元/斤
辽宁朝阳市:1.05元/斤
辽宁盘锦市:1.05元/斤
辽宁阜新市:1元/斤
山东济宁市:1.05元/斤
山东德州市:1.05元/斤
山东菏泽市定陶县:0.95元/斤
云南曲靖市:1.05元/斤
云南丽江市:1元/斤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0.95元/斤
吉林白城市:1.05元/斤
湖北襄阳市:1.05元/斤
湖北孝感市:1.05元/斤
湖北黄冈市:1.05元/斤
山西运城市:1.05元/斤
山西吕梁市:1元/斤
山西晋城市:0.95元/斤
贵州六盘水市:1.05元/斤
贵州贵阳市:1元/斤
福建三明市:1.05元/斤
福建莆田市:1元/斤
上海金山区:1.05元/斤
上海宝山区:1元/斤
河北邯郸市:1.06元/斤
河北廊坊市:1元/斤
河北固安县:1元/斤
河南安阳市:1元/斤
安徽毫州市:1元/斤
安徽铜陵市:1元/斤
安徽淮南市:1元/斤
四川攀枝花市:1元/斤
四川雅安市:0.95元
重庆开县:1元/斤
江苏镇江市:1元/斤
浙江宁波市:1元/斤
北京通州区:1元/斤
湖南长沙市:1元/斤
作用:
(1)小麦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症。
(2)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
(3)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4)小麦可煎汤,煮粥,或制成面食常服;也可炮制研末外敷,治痈肿、外伤及烫伤。
(5)小麦对妇人脏燥者,小麦宜与大枣、甘草同食;对自汗盗汗者,小麦宜与大枣、黄芪同食。漂浮水面的干瘪小麦称浮小麦,止汗力更好。
(6)小麦存放时间适当长些的面粉比新磨的面粉的品质好,民间有“麦吃陈,米吃新”的说法;面粉与大米搭配着吃最好。
选购方法:
(1)选购正品:购买通过审(认)定的品种。种子管理部门在品种审定、推广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购买通过审定的品种一般都能保证高产、稳产。未经审定的品系只能作为试种或示范,绝对不能作为当家品种大面积推广。至于一些广告宣传中称某品种已经某科研单位(或专家)鉴定或认定,不能作为推广的依据,各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才是唯一合法的审(认)定。
(2)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生产生态条件,严格审查品种的适应范围。每年秋播之前,农业管理部门公开推荐一批小麦良种,供农户选用;如果在推介品种时只讲推广,不讲适应范围,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切勿轻信。另外引进外地品种时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
(3)品种要求:根据地力条件,选用与产量水平相适应的品种。在考察品种的产量水平时,同样要以农业管理部门发布的品种介绍为依据。
(4)品质指标:根据农业管理部门的推荐,综合考虑地力条件、产量水平和籽粒品质,选用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能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和秆腐,从幼苗到成株都能受害,最严重·的是穗腐。那么赤霉病发作时有什么症状呢?该如何防治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发病症状
1、苗枯
是由种子、土壤或者病残体中的病菌侵染所致,首先是芽变为褐色,随后根冠腐烂,轻则造成幼苗枯黄湿润,重则死亡,枯死苗在湿度较大时还会产生粉红色的霉状物。
2、穗腐
在小麦杨花时,在穗上产生水浸状的褐色办,逐渐扩散至整个穗部,导致小穗枯黄,湿度较大时病斑出产生粉红色的胶状霉层。后期会出现面积的蓝黑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感,不能抹去,还会扩展至穗轴,使得病害以上穗形成枯白穗。
3、茎基腐
自幼苗出土只成熟皆可发病,茎基部受害后会变褐腐烂,直至全株枯死。
4、杆腐
一般发生在穗下1-2节,初期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或逐渐扩展为淡褐色或红褐色的不规则形斑,病情严重时,会造成病部以上部位枯黄,有时不能及时抽穗或者抽出枯黄穗,在潮湿时病部出现粉红色的霉层。
二、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
目前虽然没有免疫品种,但是有一些耐病品种,种植户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当地适合的品种。
2、农业防治
要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及时清田,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免扬花期遇雨,合理施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在播种前用药剂拌种,在扬花期喷洒多菌灵或甲霉灵预防,每5-7喷洒一次,也可以在后期喷洒毒死蜱、抗蚜威、抗蚜威以及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治效果较好。
以上是小麦赤霉病防治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小麦赤霉病防治措施
种植小麦的农户都知道,小麦经常会有倒伏的现象发生,这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有时候我们还会看到有的农户走到田间将倒伏的小麦扶正。那么小麦倒伏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如果倒伏,该如何补救?
一、小麦倒伏的原因
小麦倒伏包括茎倒和根倒两种类型。其中,茎倒主要是播种密度过大、水肥过量,造成麦苗旺长,茎秆细弱,主茎的韧性差、支撑能力不足引起的。根倒主要是因小麦根系发育不良,根系下扎太浅引起的。
1、播种量过大。播种量过大会导致麦田郁闭,不但通风透光差,还会营养不良,造成茎壁变薄缺乏弹性,麦秆支持力降低而倒伏。
2、施肥不合理。重氮、轻磷、少施钾”施肥问题也普遍存在,早春追施氮肥量过大,易造成大小分蘖齐头生长,植株细软,茎秆的支撑力不足。
3、管护不合理。麦田里的无效分蘖过多,主次不明,麦苗基部节间过长等,后期田间通风透光不良,郁闭严重的话,易发生小麦倒伏。
4、雨后又刮风。在小麦灌浆期,若浇水后遇到降雨大风,小麦“头重脚轻”,降雨和大风增加麦穗重量,因茎秆难以承受麦穗重量而出现倒伏。
二、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
1、合理整地播种
(1) 选用抗倒伏、抗病害、耐肥的高产麦种,以增强小麦抗逆能力和抗倒伏能力。
(2) 深耕播种,犁田翻土时,保证耕作层深度不小于25厘米,尤其是秸秆还田的土地,应深耕播种,促进小麦根系早发、多发,下扎得更深更稳。
(3) 墒情较好的麦田,适当放宽小麦种植的行距,以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小麦健壮生长。一般将麦田行间距控制在23-25厘米为宜。
2、科学浇水施肥
(1) 合理浇水。对于冬小麦,及时浇好冻水、拔节水、灌浆水,但要注意浇水条件,并不是所有的麦田都需要浇“三水”。小麦生长后期如需浇水,要坚持“风雨前不浇、有风雨停浇”原则。
(2) 科学施肥。重施有机肥,轻施化肥。对于春后旺长、有倒伏之势的麦田,要严格控制氮肥追施量,适当提高钾肥量,可亩施氯化钾3-5千克。在拔节孕穗期,根据苗情亩施尿素4-5千克,以增加穗粒数。
3、合理田间管理
(1) 多次镇压。对于群体过大、旺长的麦田,在小麦起身后拔节前,多次镇压控制旺长,促进根系下扎。一般需要进行2-3次,每5天开展一次。需要注意,地湿、早晨、阴天等情况不宜进行镇压。
(2) 适时划锄。适合在小麦返青期,当表层土壤融冻2厘米适时划锄,以沉实土壤,保墒保温,减少养分散失,控旺转壮。
(3) 适当深中耕。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小麦起身前后适时深中耕8厘米,能抑制小分蘖生长,加快主茎和大分蘖发育,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4) 化学防控。对旺长、群体大的麦田进行化学防控,也可预防小麦倒伏。种植户可在小麦起身期亩喷洒200mg/kg多效唑溶液30千克,或在拔节前7天内亩喷洒35mg/kg烯效唑溶液50千克。
三、小麦倒伏的补救措施
1、在灌浆前出现小麦倒伏的,通常能自动恢复直立生长。但是,灌浆后期出现倒伏的,往往仅有穗和穗下茎部能恢复直立生长。此时,种植户可亩用16%草木灰浸提液50-60千克进行喷洒,促进小麦生长和灌浆,以降低倒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如果是大风大雨造成的小麦倒伏,可待天晴后用竹竿轻抖茎叶,使叶片上的水珠掉落,以减小植株所受的压力,促进其快速“抬头”。但需要注意,切忌用竹竿直接挑起小麦,因为这样也会打乱小麦的倒向,影响其恢复生长。若因纹枯病等造成的小麦倒伏,还要及时进行病害治理。
以上就是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当小麦倒伏后,一定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补救,以免因为小麦倒伏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及品质,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小麦种植户们。
关于家庭种植葡萄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小麦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是非常大的。小麦在我国的需求量通常是仅次于水稻的,因此小麦的市场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在种植小麦的时候,种植户们最为关注的肯定就是小麦产量了。那么小麦要如何才能够增产增收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小麦增产增收的新技术,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配方施肥
在种植小麦进行施肥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做好配方施肥工作的。配方施肥首先是需要对种植小麦的土壤进行检测,检查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土壤容量以及土壤内缝隙度等各种数值。然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根据小麦的实际生长需求,严格控制各种元素的需求量,然后再确定具体施肥量。通常情况下,小麦在配方施肥的时候,其中氮磷钾肥料的比例在1:0.6:0.25左右。并且每亩可应施入4000kg左右的土杂肥,保证小麦健康生长,提高其产量。
2、肥水浸种
肥水浸种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肥水浸种首先是需要将肥料控制好比例将其溶解在水中,然后再将小麦种子放入到肥水中浸泡。肥水浸种对于小麦根部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能够提高面积、提早分蘖时间,成穗率也会有所提高。其中适合肥水浸种的肥料一般有尿素以及复合肥等。在浸种的时候,其时间要保持在12小时之内。如果土壤墒情不好且无法及时灌溉的话,那么则不可肥水浸种,否则容易导致烧苗死苗现象。
3、品种混播
品种混播就是指将一些不同品种的小麦种子一起混播到同一块地块上。进行品种混播不仅能够将各个小麦品种的优势集合到一起,还能够掩盖其弱势。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对小麦的适应性以及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都是非常有利的。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促进高产稳产。不过在混播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混播品种的播种期与收获期要大体一致,植株的高矮相差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可提高通透性,增强小麦的光合作用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控制好播种比例,合理混播能够使小麦增产10%左右。
4、东西行向种植
小麦在进行东西行向种植的时候,其产量要比南北行向种植高出10%左右。因为在东西行向种植时,小麦的根部扩展会与行向垂直。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力利用,增强根部对肥料的吸收率,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从这些方面来看,小麦东西行向的种植优势是要远远多余南北行向种植的,所以大家在种植小麦的时候,想要增收增产的话,那么最好是进行东西行向种植。
以上就是小麦增收增产新技术的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小麦增产增收新技术有哪些
因苗制宜:高产田需要施用保花肥和拔节肥,而弱筋小麦应以拔节肥为主,不可施保花肥。清沟理墒:要及时清沟理墒,保证排水通畅,旱茬小麦春后要注意防旱。化学除草:强化“一喷三防”工作,控制杂草危害,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防御冻害:麦苗出现冻害要尽早追肥进行补救。防止倒伏: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应强化控旺防倒。
一、因苗制宜,施好拔节肥
1、春季管理的重点首先是促进分蘖,可以使用发蔸快+硝铵磷30斤/亩。
2、然后是施好拔节肥,开春时要及时查苗,对返青时群体过小、穗数可能不足的麦苗以及脱力落黄严重麦田,提早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
3、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cm、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有利于培育壮秆大穗。
4、拔节肥一般可亩施尿素5~8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N、P2O5、K2O各15%)10~15公斤。
5、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要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
6、高产田还提倡施用保花肥,也叫孕穗肥,掌握在剑叶(旗叶)露出一半时施用,有显著的增粒增重效果,一般可亩追施尿素5~8公斤。
7、但对弱筋小麦,施氮要前移,应以施用拔节肥为主,不宜追施保花肥。
二、清沟理墒,防渍防旱
1、麦苗在播种之后,要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要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
2、淮北麦区,尤其旱茬小麦春后要注意防旱,要及时清理三沟,以利于中后期灌好拔节孕穗水。
三、适时进行化学除草
1、春季要根据杂草的长势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要注意安全用药、防止冻药害。
2、要注意加强对于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如果出现了病虫害要及时用药。
3、白粉病、纹枯病主要是防止过迟防治,赤霉病关键是打药时间要科学。
4、要突出强化“一喷三防”工作,结合病虫防治进行药肥混喷,可一喷多防、保绿防早衰、保粒增重。
四、防御冻害,及早补救
1、春发生冻害的风险较高,如果小麦发生了冻害,要在冻害发生后2~3天要及时调查幼穗的受冻程度,对于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尽早追肥。
2、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争取小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以挽回产量损失。
五、防止倒伏
1、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应强化控旺防倒,要严格控制早春的施肥。
2、在拔节前镇压,旺苗要重镇压,一般镇压1次,控制效应在1周左右。
3、旺苗每隔10天左右压1次,连续镇压2~3次,土壤过湿、有露水、封冻、盐碱土等情况下不宜镇压。
4、拔节后的小麦不能镇压;化控,在倒5叶至倒4叶初叶面喷施生长抑制剂,可控旺防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