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是非常营养的蔬菜,食用方法非常的多,不仅可以炒、煮、蒸等,还可以凉拌。凉拌莴笋清爽脆嫩,非常美味,尤其在没胃口的时候来一盘凉拌莴笋,瞬间胃口大开哦!下面来看看莴笋怎么凉拌才最好吃吧!
凉拌莴笋丝的做法大全
做法一:
1、锅烧开水放点盐,放备好的莴笋和红椒丝焯水,控干水备用,放入大碗。
2、加蒜蓉和盐伴匀,放醋和白糖伴匀,放香油和味精伴匀。
3、一盘美味的凉拌莴笋丝就做好了。
做法二:
1、莴笋1根,削皮洗净,刨丝,莴笋丝放入大容器里,放入半勺盐。
2、放入半勺鸡精,放入半勺白糖,1勺香醋,放入1勺香油,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做法三:
1、准备食材莴笋、葱、花椒粒、姜、蒜。
2、莴笋洗净切丝,姜和蒜切成末,葱切成葱花。
3、莴笋用盐腌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一遍、挤出多余水分。
4、放入辣椒油,将姜末蒜末、葱花、食盐、花椒粒、醋、白糖放在上面,油烧热后淋上去。
凉拌莴笋怎么做才好吃
1、将莴笋去皮切丝,将切好的丝放入到凉开水(最好加几块冰块的)浸泡15分钟。
2、将红椒切成细细的丝备用,泡好的莴笋丝捞出控干水分放入盆中,加上红椒丝、盐、糖、少许味精。
3、将炒锅上火加入少许食用油,烧热后下入几粒花椒,炸出香味,颜色变深后关火,捞出花椒粒丢弃不用,加入花椒油搅拌均匀,立即食用。
莴笋的功效与作用
1、降血压
莴笋为高钾低钠蔬菜,每百克莴笋含钾212毫克,含钠36.5毫克。钾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必需元素,它能使动脉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促进尿钠排泄,降低心血管负担,使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壁增厚有所减轻,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高血压、心律不齐者,常吃生鲜莴笋,疗效显著。
2、利尿通乳
莴笋的钾离子含量丰富,是钠盐含量的27倍,有利于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排尿。莴笋含有较多烟酸,能增加乳汁分泌,是孕产妇食谱中的重要成员。
3、宽肠通便
莴笋中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帮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疗各种便秘。
4、抗癌作用
莴笋中含有一种芳香烃羟化脂,对于肝癌、胃癌有预防作用,也可缓解癌症患者放疗或化疗的副作用,是一种抗癌蔬菜。
5、有助于生长发育
莴笋含有丰富的磷、钙等元素,对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预防佝偻病,帮助正常长牙都是很有好处的。
6、改善心肌收缩力
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心律不齐、失眠患者常吃生鲜莴笋有一定治疗作用,可利于血管张力,改善心肌收缩力,加强利尿等。
莴笋的适用人群
1、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特别适宜小便不通、尿血及水肿、糖尿病和肥胖、神经衰弱症、高血压、心律不齐、失眠患者食用;妇女产后缺奶或乳汁不通也宜食用;酒后食用可解酒;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期时食用更佳。但多动症儿童,患眼病、痛风者及脾胃虚寒、腹泻便溏之人不宜食用。
2、孕妇能吃
莴笋中有天生的叶酸,孕妇在妊娠期多吃莴笋,有助于胎儿脊髓的正常形成。
3、产妇能吃
莴笋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锌、铁,特别是莴笋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产妇经常食用新鲜莴笋,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产妇护理期间食用莴苣还有增进食欲、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功能。
4、宝宝能吃
但由于宝宝肠胃功能不够完善,吃的时候可以切碎点,或者捣成泥。
其实凉拌莴笋是一道特别省事的菜,做法非常简单快速,分分钟就能上桌享用。不过在切好莴笋后用清水泡下会增加口感的爽脆度哦,不过凉拌窝笋性寒,不宜一次吃太多,适可而止即可哦!
夏季栽种莴笋可以使用肥沃疏松的土壤,如果土壤颜色泛白,则可以向其中混合腐熟的农家肥,提高土壤的含肥量,然后对莴笋种子进行催芽后,将其播撒在土壤中,使用细土覆盖,在播种后可以向土壤中喷洒多菌灵溶液,让种子尽快的发芽。
1、选择土壤
夏季种植莴笋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莴笋适合生长在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土质较为疏松的土壤中,栽种时可以使用营养元素含量较为丰富、排水性较好的腐殖土或者花园土,栽种前需要将土壤中的杂草除去,以免与莴笋争抢养分。
2、添加底肥
莴笋适合生长在较为肥沃的环境中,如果栽种土壤呈现浅色或者发白,则表示土壤中的含肥量低,此时可以将土壤翻新后,向其中添加腐熟的农家肥并搅拌均匀,提高土壤中的含肥量,等待一天后,就可以栽种莴笋了。
3、催芽处理
莴笋不适合生长在高温环境中,而夏季温度较高,所以在夏季栽种莴笋时,可以对植株进行催芽处理。首先需要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三小时后取出,然后使用湿布包裹后,放在冰箱的冷藏格中,两天后种子就会发芽。
4、播种种植
在莴笋种子发芽后,就可以将其播撒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使用细土覆盖,在播种后,可以向栽种莴笋的区域搭建遮阳网,避免强光灼伤幼苗,在雨季,则可以覆盖塑料膜,避免土壤中出现积水,影响幼苗的生长。
种植莴笋不需要剥叶子,它的叶子有利于植株生长,如果有枯黄老叶的话,那么可以剥除掉。种植莴笋的时候,土壤要求是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类型,养护期间需要勤施水肥,这样莴笋才能够生长粗壮,品质也会更好。
1、是否需要
种植莴笋是不需要播叶子的,因为它的生长需要叶子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养料,如果把叶子剥除之后,莴笋就容易生长不良,但是如果有枯黄老叶出现的话,那么就可以剥除掉,以免这些枯黄叶子影响到植株的健康。
2、土壤要求
莴笋的根系比较浅,它的吸收能力弱,所以使用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最好,在栽种前需要先对土壤进行深翻,还需要施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或者复合肥作为基肥,之后整平整细就可以种植了。
3、充足水分
莴笋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种植养护的时候,需要勤灌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最好,这样莴笋才能更加的粗壮,否则水分不足的话,莴笋就容易枯黄,但是要避免有土壤里面有积水产生。
4、勤施薄肥
莴笋的生长迅速,想要它长势繁茂的话,那么在它生长期的时候,还需要勤施薄肥,每隔3-5天可以结合浇水为其施加一次稀薄的稀粪水,还可以喷施3次蔬菜蔬菜壮茎灵,这样莴笋的品质可以大大提高。
种植莴笋要不要剥叶子
莴笋即茎用莴苣,其地上茎肉质脆嫩,味鲜美,可炒食、凉拌、汆汤、腌制等,是消费者喜食的蔬菜佳品。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
莴笋的形态特征
茎的样子一圈一圈,像笋。直根系,移植后发生多数侧根,浅而密集,主要分布在20-30cm土层中。 茎短缩。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卵圆形等,颜色有浅绿、绿、深绿或紫红,叶面平展或有皱褶,全缘或有缺刻。短缩茎随植株生长逐渐伸长和加粗,茎端分化花芽后,在花茎伸长的同时茎加粗生长,形成棒状肉质嫩茎。肉色淡绿、翠绿或黄绿色。圆锥形头状花序,花浅黄色,每一花序有花20朵左右,自花授粉,有时也会发生异花授粉。瘦果,黑褐或银白色,附有冠毛。
莴笋春季栽培存在的问题:
1.窜 生长中期肉质茎细长,叶片节间拉长,叶片薄而小,外皮厚而肉少,食用价值不高,易抽薹开花,这种现象俗称为“窜”。引起“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水分供应不足,土壤干旱;二是肥料供应不足,营养生长不良;三是温度过高,呼吸强度大,消耗养分多,干物质向食用部分的分配率低;四是浇水过多。
2.裂口 在莴笋肉质茎膨大后期,肉质茎纵向裂开,深达茎的中部,裂开部分是黄褐色,易腐烂,降低食用价值。引起裂口的原因:一是与品种有关;二是与水肥供应不均,忽旱忽涝有关,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大量浇水,肉质茎突然膨大,表皮不能随之膨大而裂口。
3.未熟抽薹 春莴笋定植太晚,受高温长日照影响,迅速分化花芽而抽薹开花。另外,定植苗子过大或徒长也容易发生末熟抽薹现象。
莴笋春季规范化高产栽培
针对春莴笋栽培中存在的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应采取必要的高产栽培措施。
1.品种选择 应选择不易裂口的品种,一般紫叶莴笋其含水量大,产量高,最易裂口,绿叶莴笋相对裂口较轻。
2.适期播种 尽量早播,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根系及叶簇充分生长,为肉质茎迅速肥大积累多量的干物质,我地区一般在2月上旬至下旬温室播种,若播种太晚,花茎肥大期,遇高温呼吸强度大,易“窜”。
3.培育壮苗 栽培667平方米(亩)莴笋需苗床面积15平方米,用种50克,播种床土要事先配成营养土。营养土比例为:未种过蔬菜的熟土7份,优质腐熟有机肥3份,并加入无机肥,每立方米拌复合肥50克,充分混匀,并过筛。然后将营养土平铺入播种床,一般6-7厘米厚,每平方米用营养土100公斤左右。
播种床做好后,即时播种。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先将种子晾晒2-4小时,然后用20℃的清水浸泡3―4小时,搓洗干净沥干水分,即可播种,也可把浸好的种子放在15℃-20℃环境中催芽,经2-3天齐芽后播种。
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撒播法,在平整的床土上,于播种前先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或芽种混入种子体积4―5倍的潮湿细砂于,均匀撒入畦面,播后覆0.5-1厘米厚细土,覆土后平铺地膜,有利于保温保湿。在15℃―20℃温度条件下,1―2天大部分种苗顶土时,及时揭去地膜。
播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晚15℃左右,3-5天可齐苗。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18℃-20℃,夜间12℃左右,当幼苗2―3叶时分苗于冷棚中,苗距5-7厘米,分苗缓苗后喷洒1-2次叶面微肥,并喷洒百菌清和托布津防病。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不干不浇水为原则。过干或过湿易引起苗老化或徒长。
4.定植 莴笋根系发达,根群密集,根系浅,吸收能力差,需多施有机肥,一般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作底肥,然后整地做畦,畦宽1.2米。
4月中旬至下旬,幼苗4-5片真叶时及时定植,行距40厘米,株距依品种而定,一般25―30厘米,每畦定植4行,一般667平方米栽苗6000株左右。
定植前一天,将苗床喷水,使床土湿润,挖苗时尽量多带泥土,少伤根。由于定植时外界气温较低,应选择冷天过后晴朗无风的温暖天气进行。栽植深度以根部全部埋入土中为宜,不可过深压住心叶,将士稍压紧使根部与土壤充分密接。
5.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栽后2-3个叶环之间控水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和莲座叶发育,当心叶与莲座叶齐平时茎部开始肥大,应浇水并施速效性氮肥和钾肥,及时由“控”转“促”。这一水肥必须适时,过早过晚对肉质茎的生长都不利。开始浇水以后,茎的肥大速度加快,需水、肥量增加,地面稍干就浇,浇水要均匀,水量要适中,严防大水漫灌。地能进人时,浅松土破板结,结合浇水,再追肥1-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左右,肥量不要过大,以防茎部裂口。
6.病虫害防治 通过近两年的栽培观察,莴笋在我地区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叶斑病,可用百菌清、代森锰锌和托布津、普力克水剂等交替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白粉虱、葛苣冬夜蛾、红蜘蛛等。蚜虫和白粉虱用虱蚜净、万灵防治。莴苣冬夜蛾用敌百虫、敌杀死、Bt乳剂等防治。红蜘蛛用双甲眯、灭扫利等防治。
7.适时收获 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此时肉质茎已充分膨大,品质脆嫩。分期采收的可摘去顶端生长点,以防“窜”苗或空腔老化。但间隔时期不宜过长,另外发现莴笋有轻微裂口时要提早采收上市,一般667平方米产量2500-3000公斤。
说到莴笋,相信大家都特别了解,因为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蔬菜。很多人在购买莴笋的时候,买回家发现莴笋里面空心了,那么莴笋为什么会空心?空心的莴笋还能吃吗?下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莴笋空心了还能吃吗
大家不用担心,出现空心的莴笋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如果莴笋是因为采收时间过晚出现的空心,那么这种莴笋就会比较老了,不适合人们再生吃了,想食用它们必须炒食或者炖制以后再食用。
莴笋为什么会空心
1、与品种有关
莴笋的品种不一样,它表现出来的抗性就会不一样,有些抗性差的莴笋品种就容易空心。
2、与水肥有关
如果水一下供应过多,一下供应过少,那么莴笋出现空心的情况就会越多。尤其是在莴笋成熟的时候,它的外皮已经长好,如果在这个时候浇水,它的肉质茎会膨胀,而表皮不能随着肉质茎的膨大而会出现空心的现象。
3、与硼元素有关
如果硼元素太少,莴笋自身就会缺少维生素C,维生素C一旦减少,植株的抗病能力和抗逆能力也会减弱,莴笋就会出现空心的现象。
4、与采收过晚有关
莴笋如果收取得太晚,裂口就会很容易出现,那么莴笋就会很容易空心。
莴笋的食疗作用
1、莴笋可以提高人体血糖代谢功能:莴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而无机盐、维生素则含量较丰富,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烟酸是胰岛素的激活剂,糖尿病人经常吃些莴苣,可改善糖的代谢功能。
2、莴笋还能防治贫血:莴苣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锌、铁,特别是莴苣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食用新鲜莴苣,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
3、莴笋还可以通小便:小孩小便不便时,可用莴苣茎和叶,捣烂如泥,涂敷肚脐之上,小便可以渐渐通畅。涂敷时有一要点,就是莴苣的泥饼要用热水温热,再行涂上,免得受冷。敷布的位置,要离开脐眼,敷在肚上。或预先用棉花或纱布填塞脐眼,免得液汁浸入。
4、莴笋还能助消化:莴苣还有增进食欲、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功能。
5、小贴士:多地或是经常食用莴苣,由于莴苣中的莴苣生化物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会发生头昏嗜睡的中毒反应,导致夜盲症或诱发其它眼疾,所以不宜多食。多食莴苣引起的夜盲和眼疾只须停食莴苣,几天后就会好转。
莴笋里面发红能吃吗
1、红心能吃
莴笋红心有时是因为天气干燥所致,有些是因为莴笋变老所致,莴笋削皮以后一般为绿色稍带些透明,生长时间过长的莴笋中心会变空,有时中心会变成红色,这样的莴笋相对较老,会失去原先的脆嫩可口的味道,味道不佳,这种情况下,红心的范围和面积不会太大,通常只在中间位置,这种情况下的红心莴笋也被称为是烧心,是可以食用的,通常为了保证口感,削掉红色再吃就可以了。
2、全红不吃
如果是因为莴笋不新鲜所致,削皮后发现莴笋整个都是红的,最好就不要吃了,莴笋削皮放置久了也会产生变红的症状,这是由于氧化导致的,氧化后的莴笋是可以食用的,但如果是整个莴笋都变成红色的了,很可能是莴笋已经不新鲜了,甚至已经完全氧化到要烂掉的地步,所以最好不要吃比较好。
如上所述,莴笋空心是可以吃的,但是有的空心莴笋比较老,吃起来会有渣渣的感觉,口感及营养都要差很多,所以在购买莴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挑选,尽量不要挑选到空心或是红心的莴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