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植物 >

杜鹃花花期养护

  • 植物
  • 2021-05-08

在杜鹃花花期需要保持环境恒定,给予适量光照,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温度需调整到15-20℃以内,浇水要充足并且稳定,施肥可以暂停。喷雾的时候注意不要喷到花瓣上,它出现枯萎、变黄等情况后要及时修剪处理。

1、维持环境

杜鹃花在花期需要保持环境恒定,如果环境出现剧烈变化的话,会影响到杜鹃花的花期,使之明显缩短。

2、适量光照

在养护过程中,需将开花期的杜鹃放在光线明亮处,光线应该为散射光,避免阳光的直射。如果光线太强,杜鹃花的花会出现焦枯的现象。如果光线不足,杜鹃花的花色就会变得暗淡。这两种情况都会缩短它的花期。

3、调节温度

杜鹃花的开花期间,需要将温度保持在15-20℃以内,最高不能超过25℃,最低不能低于10℃,否则会对它开花造成影响。

4、合理浇水

在花期期间要保持水分供应的充足和稳定,避免过干或过湿。

5、减少施肥

开花期间不建议施肥,如果施肥不当还会造成落花的现象。

6、注意事项

喷雾的时候注意不要喷到花瓣上,如果有水珠直接喷到花瓣上,会显著缩短杜鹃花的花期。另外,当杜鹃花开始打蔫、枯萎、变色、脱落,要及时修剪掉残花及其花梗,避免其结石消耗养分。花期病虫害较少,主要需要注意预防蛞蝓。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杜鹃花烂叶子什么原因

杜鹃花的叶子腐烂可能是浇水过多导致的,给它浇水不能让土壤产生积水,也不能把水溅到它的叶子上。如果养护不当导致它产生了病害,这时它的叶子也会腐烂,还有施肥不当和土壤不适等原因也会导致杜鹃花的叶子腐烂。

杜鹃花烂叶子是怎么导致的

1、浇水过多

杜鹃花虽然虽然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但是它是一种不耐水涝的植物,如果浇水过多的话,它就容易出现烂叶子的现象,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及时为其排水,每次浇水时也要避免把水溅到它的叶子上面去。

2、病害导致

杜鹃花出现烂叶子的现象,还有可能是养护不当导致它产生了病害,比如褐斑病和黑斑病等,出现这种现象后,我们需要及时把腐烂的叶子剪除并销毁掉,然后使用专用的杀菌药剂对植株进行喷洒治疗,这样它才能恢复健康。

3、施肥不当

杜鹃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但是如果施肥不当的话,它也会出现烂叶子的现象,比如施加了生肥和农肥,还有把肥水溅到它的叶子上也会导致它叶子腐烂,所以给它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夏冬两季还需要停止施肥。

4、土壤不适

杜鹃花喜欢在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和肥沃的弱酸性土壤里面生长,如果使用粘重土壤和碱性土壤的话,它也很容易出现烂叶子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为其更换新土,这样才能防止杜鹃花的叶子继续腐烂。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及养护要点

杜鹃花是非常著名的一种名花,又名映山红,被称为“花中西施”,杜鹃品种较多,主要分为“五大”品系,即春鹃品系、夏鹃品系、西鹃品系、东鹃品系、高山杜鹃品系。杜鹃花的花色丰富,枝繁叶茂,多姿多彩,花朵非常美丽,不仅可以庭院、公园,花坛,露天养殖,也可以种成盆栽。那么杜鹃花如何养殖呢?

1、环境

杜鹃要求土壤肥沃偏酸性、疏松通透。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忌烈日暴晒。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为好。

2、温度

杜鹃生长适温为12-25度,最高温度32度,夏季气温超过35度进入休眠需遮阳。北方盆栽杜鹃冬季移入室内,室温不得底于5度,注意保暖防寒。

3、土壤

一般栽培杜鹃在春秋季进行,要求疏松、肥沃,含丰富的腐殖质酸性沙质壤土,浇水土壤不可积水,否则不利于杜鹃正常生长。栽后稍压根基部土壤,浇水。 北方盆栽杜鹃可用腐叶土、沙土、营养土混合。

4、浇水

杜鹃喜土壤润而不湿,生长期水分充足,夏季炎热每天浇一次水,盆栽保持盆土湿润。注意雨季不可积水否则烂根。入秋9月以后减少浇水,冬季入室后盆土干透再浇。 注意天气干燥时可对杜鹃叶片及周围喷水保持空气湿润。

5、施肥

要想杜鹃开花多,生长期半个月对杜鹃施一次有机稀薄肥,如淘米水、饼肥等。在4∽5月份杜鹃开花后,植株消耗了大量养分,随着叶芽萌发新梢,可半个月施一次有机淡水肥。入伏后植株休眠停肥。秋后可以追一次有机肥,入冬后不施肥。杜鹃对水要求严,浇水或施肥时用水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应酸化处理(加硫酸亚铁或食醋)。

6、修剪

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一般在春、秋季修剪,剪去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病弱枝;蕾期应及时摘蕾,使养分集中供应,促花大色艳。花谢后及时摘除残花,适当的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利于植株生长,还可以提前开花。

以上就是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及养护要点,杜鹃花的植株高矮有别,花瓣有单瓣及重瓣的品种,花色繁茂艳丽。养成盆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喜欢杜鹃花的朋友可以养殖一盆试试。

关于养殖杜鹃花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文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及养护要点


  

杜鹃花的繁殖方法

杜鹃花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扦插法、压条法、嫁接法、播种法、分株法,其中扦插法的成活率较高,主要先选取发育良好的枝条作为插枝,插于营养土中浇水保湿大概10天左右发芽,采用压条法是将枝条弯曲插入土中,覆盖苔藓后保湿即可。

1、扦插法

扦插法是杜鹃花的繁殖方法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选取半年生木质化的发育良好的枝条作为插枝,将其基部削平后放在生根粉中溶液浸泡3~5分钟左右,再插于腐殖土和马粪屑、沙土的混合土中,深度为三分之一即可,盖上地膜后保湿,大概10天左右发芽生根。

2、压条法

采用发条法主要是在春季的4~5月份进行,是将母株上选取2~3年生的健壮枝条,离顶端10公分左右出用小刀划开表皮,再用塑料膜绑紧,将其张开成弯曲状态插入土中,上面用少许的湿苔藓覆盖,将上端扎紧后放在散光处,经常向叶片喷水即可。

3、嫁接法

采用嫁接法可让植株生长快,首先选用2年生以上的优良品种作为砧木,将其健壮的枝条顶梢剪除3~4公分左右,将下部的叶片也要剪除掉,用刀削成楔形,将接穗处也削成同样的形状,保持切口平滑整齐,再与砧木完全重合,包裹塑料膜后绑紧,放在遮阴棚处大概一周后便可出芽。

4、播种法

一般是在10月份后采收成熟种子,将种子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消毒一次,放在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中,为了更好的出苗,可在表面盖一层沙土,上方覆盖一层玻璃,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即可。

5、分株法

杜鹃花在生长过程中采用分株法比较常见,但容易损伤植株的根部,成活率不高,主要是将植株的母株作为栽种材料,将其剥开成多个分株,放在富含有机质的沙土中,覆盖土壤和苔藓后经常喷水保湿,便可很快发芽。

杜鹃花主要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杜鹃是一种花色极美的花朵,在园林绿化、巷道及庭院观赏非常常见。而其中以西洋杜鹃花种最为出名,南方西洋杜鹃则适应于南方种植生长,主要产自四川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下面一起学习学习杜鹃花的栽培技术要点。

一、杜鹃花主要培育技术

1.栽培技术

西洋杜鹃花在种植与栽培中,要确保培养土的良性,土壤对西洋杜鹃花的影响及价值非常重要。因此,在栽培时可将培养土pH值把控在4~6,并确保蓄水性能良好,能提高腐殖质含量且富集丰富的营养元素。南方栽培西洋杜鹃花是利用红山泥和黑山泥土,但在北方则是通过落叶松的腐殖土栽培。此外,栽培过程中要重点管控和关注施肥工序,根据流程标准开展施肥管理,西洋杜鹃花是一种酸性植物,为此,要关注土壤,确保土质疏松且透水性能及通气良好,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应满足具体标准。同时,要确保栽培效果良好,需适当增添微量元素,包括硼元素、锰元素、铁元素及铜元素等,但要注意用量,以确保生长良好,而土壤肥力不足,则施肥处理,从根本上确保施肥高效性和平衡性,提高花种实际产量 。

2.繁殖技术

西洋杜鹃花繁殖机制较多,常见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压条繁殖、嫁接繁殖及扦插繁殖。其中,常绿西洋杜鹃适宜播种繁殖;落叶西洋杜鹃适宜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嫩枝劈接繁殖适宜于难以成活且品种名贵的花属。扦插繁殖是西洋杜鹃最常用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因为扦插繁殖不仅能确保花属母本优良特性,且繁殖成活率高,系数较高,在南方多以扦插繁殖为主,整体繁殖成本相对较低。

二、管理技术

西洋杜鹃花对于花期管理相对复杂,需集中管控湿度条件、光照条件和温度条件。湿度条件,需把湿度控制在70%~88%,浇水量适中,一般情况下,春季和秋季,需间隔 2~3 天浇水,夏季因温度高且空气中湿度较小,应确保1天浇水2次,早晚各1次。此外,所要浇灌的水最好静放1~2天,同时将 0.15%浓度的硫酸铁投入水中。温度条件控制在 10~12℃,行扦插繁殖时将温度控制为 20℃。西洋杜鹃花需要充足的光源照射,因此,在栽培种植中要确保光照条件良好。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西洋杜鹃花在种植中,要确保病害处理有效性,集中管控和处理病症,使杜鹃花得以良好生长,保证其生长质量。而在种植中比较常见的病害则是黑斑病和立枯病。黑斑病是西鹃和大花西洋杜鹃比较常患的病害,易使肉质增厚从而被白色粉状物所遮盖,以致于后期呈现褐色病斑。防治该病害,可在冬季及时摘除病叶,加强日常管控,清除落叶,保证盆栽西洋杜鹃处于通风透光位置,而黑斑病初期发病时,可通过波尔多液进行消毒处理。立枯病是西洋杜鹃花在扦插繁殖和播种繁殖易存在的病害,多在夏季和春季发病,为此,要及时处理和更新已被污染的苗床,特别是繁殖前,通过福尔马林消毒处理土壤,确保苗圃区排水性能和通风性能良好,并加强苗期集中管理 。当杜鹃花导致立枯病时,可将70%百菌清与70%甲基托布津制成500倍液行浇灌处理,其频率为5天1次或1星期1次。

2.虫害防治

西洋杜鹃花种植培育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军配虫和红蜘蛛。军配虫易使杜鹃花呈黄褐色斑点,在每年7~8月份常见,可将 50%浓度的辛硫磷制成溶液喷洒,时间应控制在7~10 天 1 次,持续喷洒时间为 2~3 次。红蜘蛛是在杜鹃花叶柄和叶背位置,7~9月份比较明显,易使杜鹃花叶片呈焦枯问题,既对生育能力造成影响,还影响其观赏价值。为此,可将病叶摘除实行集中烧毁处理,并喷洒 40%浓度的三氯杀螨醇。

关于杜鹃花栽培技术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杜鹃花主要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