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的体型比较大,下面细长,顶部还有一些绿色的菜叶子,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个小卫生在地里面一样的。莴笋的口感非常好,所以人们常常食用它,关于它的做法,也是非常多的。
莴笋炒鸡蛋
食材:莴笋、鸡蛋、葱。
做法:
1、准备莴笋两根,削皮洗净。
2、莴笋切菱形片用盐腌2-3分钟,这样吃起来更脆。
3、将腌好的莴笋片冲洗干净,沥干水份待用,然后将鸡蛋炒成碎备用。
4、锅内热油爆葱香,放莴笋片稍炒片刻。
5、再倒入炒好的鸡蛋碎,加盐调味即可。
莴笋炒银耳
食材:莴笋、红椒、银耳。
做法:
1、将莴笋去皮洗净,切成片,用清水涤凉,捞出沥净水。
2、银耳用水泡发,红椒切丝。
3、锅中倒油,先煸香葱姜,放入红椒丝和银耳大火翻炒。
4、最后放莴笋片,加适量的糖,盐,鸡精翻炒几下就可出锅盛盘了。
莴笋炒山药
食材:山药、莴笋半根、青椒、盐、料酒、鸡精、植物油。
做法:
1、山药去皮洗净,切片,放清水中浸泡。
2、莴笋去皮洗净,切片,青椒去蒂、去籽洗净,切片,葱、姜分别择洗干净,切片。
3、锅内添清水,水沸后将山药片放入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4、炒锅放少许油,先爆香葱姜片,然后将山药片、莴笋片、青椒片一起倒入锅中。
5、加盐、料酒、鸡精翻炒2分钟装盘即可。
莴笋炒肉
食材:猪肉、莴笋、生姜、大蒜、干红辣椒、盐、料酒、老抽或者生抽、香油、鸡精或者味精。
做法:
1、辣椒切块,姜、蒜切片,莴笋去皮洗净切菱形片。
2、猪肉的肥瘦两部分分开,瘦肉切片。肥肉也切薄片。
3、先将锅里放入底油烧热,关小火倒入肥肉炼油。等肥肉变成半透明后,开大火倒入姜片、蒜片爆香,之后再把瘦肉倒入翻炒。
4、待瘦肉变色即可倒入莴笋片和辣椒,翻炒一分钟左右,加入一小匙精盐,兜匀,再撒入少量料酒、酱油(老抽),翻炒三分钟。
5、出锅前加入鸡精或味精,再淋点香油。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在炒时加入干辣椒。
莴笋炒牛肉丝
食材:莴笋一根、牛肉丝。
做法:
1、将莴笋去皮,洗净切成丝状。
2、将牛肉用酱油,料酒,盐腌制30分钟。
3、热锅热油,放入牛肉丝,大火快炒一分钟至肉色变白,捞起沥油备用。
4、锅中留少许余油烧热,放入葱段,姜丝爆香。倒入莴笋丝大火快炒2分钟,倒入牛肉丝加盐至熟即可。
5、莴笋口感鲜嫩,色泽淡绿,如同碧玉一般,制作菜肴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口感爽脆。莴笋怕咸,盐要少放才好吃,另外如果焯莴苣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和温度,焯的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会使莴苣绵软,失去清脆口感。
吃莴笋的注意事项
1、健康的烹调方式。烹调莴笋时应尽量避免高油高温过久的方式,高温过久会破坏莴笋里面的营养素。
2、对莴笋过敏的人不宜食用。莴笋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的,如果是对莴笋过敏的话,食用莴笋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莴笋。
莴笋在做的时候可以和很多食材搭配在一起食用,不同的做法,其口感和营养价值也是不一样的,在做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决定。在做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莴笋不宜长时间高温,这样会影响它的营养价值。
莴笋我们常吃的家常小菜,不管是清炒莴笋丝还是莴笋片、莴笋叶子都特别美味营养,深受广大消费群体的喜爱。那么莴笋一般是什么时候成熟上市?种植莴笋什么时候种植好呢?下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莴笋什么时候种
莴笋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设施条件以及全年种植茬口安排,制定适宜的莴笋种植时间。长江流域的莴笋露地越冬,以春莴笋为主,一般于第一年秋季9-10月播种,40-50天当苗具5-6片真叶定植,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次春返青后有充分时间生长叶丛,4-5月收获就能获得高产。
莴笋是哪个季节的蔬菜
莴笋一般是在春、夏季成熟上市,所以莴笋属于春季的蔬菜。
莴笋的种植技术
1、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深耕晒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3吨,晒垡7~10天后精细整地,以1.8~1.9米开墒,正季种植采用平墒,反季种植采用高墒。
2、播种
当苗地准备好后,然后把种子直接播在苗地上,浇水后用4.5%百事达乳油3000倍液、5%功夫乳油3000倍液浇施苗地防止地下害虫,每亩大田种植需苗地15-20平方米,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25~30克,用遮阳网覆盖,然后压实即可。
一般按32×35公分的株行距进行移栽,每亩种植4800-5200株,移栽时淘汰茎部已膨大的苗子,以免早期抽薹。
3、田间管理
移栽后及时浇水,移栽成活后兑水浇施氢铵每亩8~10公斤加普钙10公斤。以后控水控肥,加强中耕,莲座期至叶片封垄浇水追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5公斤,以后见干见湿。茎部开始肥大时,第三次追肥,每亩穴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尿素15公斤。
莴笋的食用价值
1、抗癌作用
莴笋中含有一种芳香烃羟化脂,对于肝癌、胃癌有预防作用,也可缓解癌症患者放疗或化疗的副作用,是一种抗癌蔬菜。
2、增氟补血
莴笋含有丰富的氟元素,可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参与骨骼生长。莴笋所含有的有机化合物中富含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十分有利,其所含的铁元素在有机酸和酶的作用下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莴笋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有安神催眠作用,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3、利尿通乳
莴笋的钾离子含量丰富,是钠盐含量的27倍,有利于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排尿。莴笋含有较多烟酸,能增加乳汁分泌,是孕产妇食谱中的重要成员。
4、宽肠通便
莴笋中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帮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疗各种便秘。
5、降血压
莴笋为高钾低钠蔬菜,每百克莴笋含钾212毫克,含钠36.5毫克。钾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必需元素,它能使动脉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促进尿钠排泄,降低心血管负担,使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壁增厚有所减轻,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高血压、心律不齐者,常吃生鲜莴笋,疗效显著。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莴笋的种植时间都有所了解。莴笋的食用价值非常高,甚至不少人喜欢在家里种植一些莴笋,每到春夏季节,吃莴笋的最佳季节,总有吃不完的鲜美营养莴笋及莴笋叶。
莴笋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秋两季,此时的气候有利于它发芽生长,先要整地施肥,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之后将莴笋种子播种到苗床中育苗,等到幼苗有5-6片真叶时,即可按照20厘米×27厘米的株距种植到土壤里面去。
1、种植时间
莴笋的种植时间要根据各地的气候环境而定,它喜欢在冷凉的环境中生长,一般可以在春季的2-3月份种植,也可以在秋季9月份种植,一般不建议夏季种植,因为夏季温度高,它难以发芽生长。
2、整地施肥
莴笋最适宜种植到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中,选好地块后,需要在土壤里面适量适量的肥料作为基肥,之后要对土地进行深翻,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最后整平整细就可以准备种植了。
3、播种育苗
将莴笋的种子和细沙混合均匀,然后撒播到苗床里面去,播种前需要先浇足水,是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覆盖上一层薄土后再盖上一层地膜,这样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很快它就能够发芽生长。
4、定植养护
莴笋种子出苗后要及时除去地膜,它有2-3片真叶的时候要间苗一次,之后加大通风练苗,等到莴长出5-6片真叶的时候,就可以将其按照20厘米×27厘米的株距种植到土壤里去了,注意栽种好后要浇一次定根水。
莴笋种植时间和方法
莴笋生长时不用剥叶,把叶子剥除掉会导致莴笋茎干细长老化,但是莴笋底部如果有老叶,那么可以剥除掉,在莴笋生长时需要有充足的水分,还要定期给它追肥,另外它茎干膨大期可以喷施一些叶面肥,以提高它的品质。
1、不用剥叶
莴笋生长时不用剥叶,它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能保护莴笋茎干的生长膨大,如果对其进行剥叶,那么莴笋的茎干就不能很好的膨大,还容易出现细长老化的现象,这样莴笋的品质和食用价值都会大大降低。
2、剥除老叶
莴笋生长时可以适当的把基部的老叶剥除掉,因为这些老叶很容易发黄腐烂,这样会使得莴笋容易感染病害,另外如果想要延迟收获莴笋,那么可以对其进行打顶,以免莴笋出现抽薹和变硬中空的现象。
3、水分要求
莴笋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在它生长时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所以要多给它浇水,一般保持土壤微微湿润最为适宜,它结球期一定不能缺少水分,否则莴笋吃起来会变苦,但是注意也不能让土壤里面有积水。
4、勤施薄肥
莴笋生长期还要勤施薄肥,特别是它茎干膨大期的时候一定不能缺乏养分,注意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此时还可以给莴笋喷施一些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肥,一般每10天喷施一次即可,这样莴笋品质能得到提高。
莴笋即茎用莴苣,其地上茎肉质脆嫩,味鲜美,可炒食、凉拌、汆汤、腌制等,是消费者喜食的蔬菜佳品。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
莴笋的形态特征
茎的样子一圈一圈,像笋。直根系,移植后发生多数侧根,浅而密集,主要分布在20-30cm土层中。 茎短缩。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卵圆形等,颜色有浅绿、绿、深绿或紫红,叶面平展或有皱褶,全缘或有缺刻。短缩茎随植株生长逐渐伸长和加粗,茎端分化花芽后,在花茎伸长的同时茎加粗生长,形成棒状肉质嫩茎。肉色淡绿、翠绿或黄绿色。圆锥形头状花序,花浅黄色,每一花序有花20朵左右,自花授粉,有时也会发生异花授粉。瘦果,黑褐或银白色,附有冠毛。
莴笋春季栽培存在的问题:
1.窜 生长中期肉质茎细长,叶片节间拉长,叶片薄而小,外皮厚而肉少,食用价值不高,易抽薹开花,这种现象俗称为“窜”。引起“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水分供应不足,土壤干旱;二是肥料供应不足,营养生长不良;三是温度过高,呼吸强度大,消耗养分多,干物质向食用部分的分配率低;四是浇水过多。
2.裂口 在莴笋肉质茎膨大后期,肉质茎纵向裂开,深达茎的中部,裂开部分是黄褐色,易腐烂,降低食用价值。引起裂口的原因:一是与品种有关;二是与水肥供应不均,忽旱忽涝有关,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大量浇水,肉质茎突然膨大,表皮不能随之膨大而裂口。
3.未熟抽薹 春莴笋定植太晚,受高温长日照影响,迅速分化花芽而抽薹开花。另外,定植苗子过大或徒长也容易发生末熟抽薹现象。
莴笋春季规范化高产栽培
针对春莴笋栽培中存在的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应采取必要的高产栽培措施。
1.品种选择 应选择不易裂口的品种,一般紫叶莴笋其含水量大,产量高,最易裂口,绿叶莴笋相对裂口较轻。
2.适期播种 尽量早播,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根系及叶簇充分生长,为肉质茎迅速肥大积累多量的干物质,我地区一般在2月上旬至下旬温室播种,若播种太晚,花茎肥大期,遇高温呼吸强度大,易“窜”。
3.培育壮苗 栽培667平方米(亩)莴笋需苗床面积15平方米,用种50克,播种床土要事先配成营养土。营养土比例为:未种过蔬菜的熟土7份,优质腐熟有机肥3份,并加入无机肥,每立方米拌复合肥50克,充分混匀,并过筛。然后将营养土平铺入播种床,一般6-7厘米厚,每平方米用营养土100公斤左右。
播种床做好后,即时播种。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先将种子晾晒2-4小时,然后用20℃的清水浸泡3―4小时,搓洗干净沥干水分,即可播种,也可把浸好的种子放在15℃-20℃环境中催芽,经2-3天齐芽后播种。
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撒播法,在平整的床土上,于播种前先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或芽种混入种子体积4―5倍的潮湿细砂于,均匀撒入畦面,播后覆0.5-1厘米厚细土,覆土后平铺地膜,有利于保温保湿。在15℃―20℃温度条件下,1―2天大部分种苗顶土时,及时揭去地膜。
播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晚15℃左右,3-5天可齐苗。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18℃-20℃,夜间12℃左右,当幼苗2―3叶时分苗于冷棚中,苗距5-7厘米,分苗缓苗后喷洒1-2次叶面微肥,并喷洒百菌清和托布津防病。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不干不浇水为原则。过干或过湿易引起苗老化或徒长。
4.定植 莴笋根系发达,根群密集,根系浅,吸收能力差,需多施有机肥,一般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作底肥,然后整地做畦,畦宽1.2米。
4月中旬至下旬,幼苗4-5片真叶时及时定植,行距40厘米,株距依品种而定,一般25―30厘米,每畦定植4行,一般667平方米栽苗6000株左右。
定植前一天,将苗床喷水,使床土湿润,挖苗时尽量多带泥土,少伤根。由于定植时外界气温较低,应选择冷天过后晴朗无风的温暖天气进行。栽植深度以根部全部埋入土中为宜,不可过深压住心叶,将士稍压紧使根部与土壤充分密接。
5.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栽后2-3个叶环之间控水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和莲座叶发育,当心叶与莲座叶齐平时茎部开始肥大,应浇水并施速效性氮肥和钾肥,及时由“控”转“促”。这一水肥必须适时,过早过晚对肉质茎的生长都不利。开始浇水以后,茎的肥大速度加快,需水、肥量增加,地面稍干就浇,浇水要均匀,水量要适中,严防大水漫灌。地能进人时,浅松土破板结,结合浇水,再追肥1-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左右,肥量不要过大,以防茎部裂口。
6.病虫害防治 通过近两年的栽培观察,莴笋在我地区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叶斑病,可用百菌清、代森锰锌和托布津、普力克水剂等交替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白粉虱、葛苣冬夜蛾、红蜘蛛等。蚜虫和白粉虱用虱蚜净、万灵防治。莴苣冬夜蛾用敌百虫、敌杀死、Bt乳剂等防治。红蜘蛛用双甲眯、灭扫利等防治。
7.适时收获 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此时肉质茎已充分膨大,品质脆嫩。分期采收的可摘去顶端生长点,以防“窜”苗或空腔老化。但间隔时期不宜过长,另外发现莴笋有轻微裂口时要提早采收上市,一般667平方米产量2500-3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