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植物 >

大豆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植物
  • 2021-05-08

在炒菜时最不可少的就是油,大豆油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食用到的一种食用油,很多人对它都只知道它是我们烹饪美味佳肴时的必备品,但往往人们都是忽略掉了它的营养价值。大豆油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呢?对人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大豆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一、功效与作用

1、大豆油中含有52-65%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以促使幼儿生长发育,还可以预防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

2、大豆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是减少胆固醇的有利因子,可以抑制心肌、肝脏和主动脉中的脂类沉淀,从而保证人体健康。

3、大豆油中含有丰富的磷脂和维生素,可以安定神经、促进血管和大脑的发育生长,还可以预防肿瘤、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

4、大豆油中由于不含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和胆固醇,因此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

5、大豆油里面的亚油酸可以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将人体内的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二、禁忌

由于大豆油有一定的豆腥味,对豆腥味有反感的人不宜食用。

一升大豆油等于多少斤

豆油的密度是0.92克/升,所以一升大豆油=0.92×2斤=1.84斤。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具有一定粘稠度,呈半透明液体状,其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品种不同而异,从浅黄色至深褐色,具有大豆香味。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 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精练过的大豆油在长期储藏时,其颜色会由浅变深,这种现象叫做"颜色复原"。

大豆油的选购方法

1、气味:大豆油应具有固有的气味,不应有焦臭、酸败或其他异味,一级大豆油基本无气味,等级低的会有豆腥味。

2、味道:大豆油一般无味道,如果味道有异感,说明油的质量发生变化。

3、色泽:质量等级越好的大豆油颜色越浅,一级大豆油为淡黄色,等级越低色泽越深。

4、标签:主要看标签上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没有这两项内容的包装油不要购买。

5、透明度:质量好的大豆油应是完全透明的,油浑浊、透明度差说明油质差或掺假。

6、沉淀物:大豆油的质量越高,其沉淀物越少,如果含有太多的沉淀物,说明油质差或掺假。

大豆油的食用方法

1、南瓜虾皮汤

材料:南瓜,虾皮,大豆油,清汤。

做法:

①南瓜去皮,去瓤,切成薄片,虾皮泡后淘洗干净,去杂质,挤净水分。

②锅内加大豆油烧热,放入葱末、姜末、花椒炝锅,放入南瓜片爆炒几下。

③添入清汤,加虾皮、盐,待南瓜片煮烂时,加入味精即成。

2、鱼香肉丝

材料:猪肉,黑木耳,色拉油,食盐,醋,生抽,老抽,蚝油,淀粉,泡姜,泡红椒,小葱,白糖

做法:

①猪瘦肉切丝,用少许生抽,几滴老抽,淀粉,加一点水腌制10分钟。

②水发木耳去蒂,洗净,撕成小朵。泡椒去蒂去籽,切丝,泡姜切丝,小葱切碎。将生抽,醋,白糖,少许水,淀粉兑成糖醋汁。

③炒锅放油,油热,下肉丝炒散,八成熟时铲起。

④用余油炒香泡姜泡椒,放木耳,加盐煸炒。

⑤倒入肉丝,翻炒。倒入糖醋汁,翻炒,加几滴耗油,关火出锅,撒葱花即可。

我们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和大豆油进行“打交道”,所以,了解它的一些功效作用和禁忌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适当的食用大豆油可以降低人们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而且还可以驱虫润肠,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大豆重茬减产防治措施

大豆作为我国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种植的人也非常多,但是很多人在种植大豆时,都没有注意重茬的问题。导致大豆重茬减产,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大豆重茬连作是需要我们多多注意,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大豆重茬减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轮作防治

大豆是一个不适宜进行连作的作物,因此我们想要防止重茬减产的话。那么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轮作制度,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有效减少大豆重茬减产的措施。我们在种植大豆时,其面积不宜超出粮食面积的1/3,并且合理轮作。在土壤的耕作层上,要对其进行深翻,以松翻耙相结合进行,改良土壤的结构,为大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地块不选重茬、瘠薄、低洼等土壤,保证大豆产量。

2、品种防治

品种对于大豆的生长及产量是非常关键的,同时选择一个优良的品种是减少大豆重茬危害的主要措施。大豆种子要保证饱满,无伤口,无病虫害等。在播种之前可用氨基寡糖素等药剂进行拌种,能够有效提高大豆种子的出苗率,增强其免疫能力。也有过专业数据调查现象,不仅只有更新种植品种可以减轻重茬的危害。就算是同品种的话,那么适当更换也是能够达到其效果的。

3、营养防治

我们在种植大豆的时候,施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适当提高有机肥、生物肥、生物菌肥等有益肥料的施用量,能够有效的减少重茬带来的危害。例如刚刚说过的话氨基寡糖素,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破除土壤板结,丰富土壤中的营养结构,促使大豆健康发育,增强大豆植株的抗逆性,提高其产量。而微生物菌剂的话,则可以提高土壤的活性,调节土壤内的酸碱度,保证大豆正常生长。

4、病虫防治

在大豆重茬连作的土壤上,土壤内害虫数量是非常多的。而害虫也是导致大豆减产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想要减轻大豆重茬危害的话,那么病虫防治工作自然死不可缺少的。我们对土壤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合理运用杀虫剂,进行冲施、叶喷等。做好根结线虫等虫害的预防工作,减少虫害危害。

以上就是大豆重茬减产防治措施的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大豆重茬减产防治措施


  

大豆连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的作为只要重差连作就会出现问题,普遍问题就是土壤营养失调、病虫害加重,以及严重减产等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大豆连作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病虫害加重

大豆连作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病虫害加重,前茬的病菌、虫卵寄生在残株、杂草以及土壤中,等到重新种植后,随着气温回升,开始发作,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常见的的病害有细菌性斑点病、黑斑病、立枯病、黄枯病等,其中又以线虫病危害严重,线虫病主要危害根系,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到后期时根系坏死,造成植株早衰,导致减产严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绝收。

2、微生物毒害

大豆的根系在吸收养分和水分时,也会分泌一种酸性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有毒物质,对大豆生长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果是轮作的话,土壤中残留的有毒物质较少,对于植株影响不大,而如果重茬连作,土壤中这种有毒物质含量较高,会严重影响到大豆的正常营养代谢,导致根系生长发育不良,使得根瘤菌活力较弱,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导致减产。

3、营养失衡

由于大豆重茬连作会使得土壤中磷元素被过度消耗,有效的氮磷比例失去平衡,影响到大豆的生育。而且其他的微量元素含量也会逐渐下降,导致大豆出现黄叶干枯、生长不良、植株矮小等等问题,这些大多是因为大豆缺乏营养造成的。所以在大豆生产上要尽量避免重茬,最好和其他作物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模式。

4、重茬减产

据是兼职吗,一般大豆重茬种植会比正茬减产6%-11%左右,而重茬一年大概会减产10%-16%,重茬两年会减产14%-24%左右,而三年会减产30%以上。

以上是大豆连作需要注意的问题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大豆连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春大豆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病毒病是春大豆主要病害,一般发病年份减产15%左右,重发年份减产达50%以上。

1 症状 春大豆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肉沿着叶脉呈泡状凸起,接着斑驳皱缩越来越重,叶片畸形,叶肉突起,叶缘下卷,植株生长明显矮化,结荚数减少,荚细小,豆荚呈扁平、弯曲等畸形症状。发病春大豆成熟后,豆粒明显减小,并可引起豆粒出现浅褐色斑纹。

2 病原 春大豆病毒病的病原有3种: ① 大豆花叶病毒 (SMV),SMV侵染大豆后引起大豆花叶症状。②黄瓜花叶病毒 (CMV),CMV引起大豆萎缩症状和豆粒轮纹状。 ③ 苜蓿花叶病毒(AMV),AMV引起大豆叶片花叶症状,其特点是鲜明的黄色斑纹。引起大豆病毒病的3种病毒往往同时侵染大豆,田间所表现的症状往往不是单一症状,而是混合症状。

3 影响因素

3.1品种的抗病性 不同大豆品种对病毒病的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辽鲜1号、日本矮脚早等抗病性较强,前几年引进的台湾75品种由于质量好、产量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台湾75品种抗病性差,易发病毒病,且发病程度较重。

3.2气候因素 天气干旱少雨,一方面对大豆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使抗病性下降,另一方面有利于蚜虫的生长和活动,而蚜虫是传播大豆病毒病的主要媒介。所以天气干旱少雨,特别是4~5月干旱少雨,大豆病毒病发病重。

3.3栽培管理因素 加强大豆肥水管理,做到合理增施钾肥磷肥,干旱天气及时灌水、浇水,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培育健壮大豆植株能提高对病毒病抗性。适当提早春大豆播种期能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4 防治

4.1 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褐斑、饱满的豆粒作种子。

4.2 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能力。

4.3 及早防治蚜虫,从小苗期开始就要进行蚜虫的防治,防止和减少病毒的侵染。

4.4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春大豆病毒病应从苗期开始,这样才能提高防效。可结合苗期蚜虫的防治施药。药剂可选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者5%菌毒清400倍液,连续使用2~3次,隔10天1次。

夏大豆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夏大豆的苗期管理非常重要,苗期管理得好,后期的产量才会高。一般每年的六月份上旬至七月份上旬的二十五到三十天内就是夏大豆的苗期,此时做好苗期管理非常重要。

一、中耕除草,促苗早发

苗期中耕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养分的消耗;切断土壤毛细管,起到保水的效果;同时,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对旺长的植株,适量切根能控制旺长;中耕是促苗早发,培育壮苗,防倒伏的重要措施。夏播大豆,苗期高温多雨,很容易苗草齐长,出现草荒。及早中耕,破除麦茬,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同时有利于根瘤菌的发育。中耕一般需要3次,在开花前完成。可以根据田间实际情况调整。第一遍在齐苗后进行,第二遍在大豆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 第三遍在大豆初花期进行。

苗期杂草丛生,与大豆竞争养分,直接影响田间的苗情。在大豆出苗后1-3片复叶、杂草2-4叶期进行化学除草。防治方法:除禾本科杂草可用精喹禾灵,防除阔叶杂草可用苄嘧磺隆、吡嘧磺隆,茎叶喷雾。

二、看苗施肥,控旺促弱

大豆苗期追肥,一定要根据苗情而定。控旺促弱,以免旺长,影响开花结果,出现倒伏,导致减产。

①高肥土地的壮苗,适当蹲苗,控制生长,可以中耕3-5厘米,破坏表层根系,促进主根下扎,防止后期倒伏,除非太过干旱,一般不必浇水。

②对土壤肥力较差的大豆,植株发育不良,要早追肥、早浇水、避免水肥不足,影响中后期生长发育。

幼苗期,根瘤尚未形成,可以施用适量的氮肥,每亩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0公斤,促苗早发健壮。

三、大豆喷施叶面肥,增产效果显著

苗期、花荚期、饱粒成熟期,喷施叶面肥,补充磷钾和大豆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硼、钼等,有利于促进大豆结荚多,结饱荚,并能延缓根系和功能叶衰老,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

①大豆苗期:

苗期如果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可以补充尿素和钼肥,0.5%的尿素+0.1%钼源库进行喷施,促进根瘤的发育,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

②开花结荚期:

如果前期水肥不合理,生长过旺,则喷施生长调节剂,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减少落花落荚。一般亩用15% 多效唑40克,对水30kg 喷雾。

在晴天傍晚叶面喷施0.3%磷钾源库+0.1%硼源库+0.1%钼源库,每隔 7~10天 喷 1 次,连喷 2~3 次,促进多开花多结荚。

③鼓粒期成熟期:

鼓粒成熟期对水分非常敏感,如遇干旱,可以结合浇水,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300倍液,补充养分,养根护叶。

此时每亩用0.5%尿素+0.3%磷钾源库喷施,可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移,使荚果更饱,显著增产。如果叶色浓绿,则可不加尿素。

四、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促苗全苗壮

①破除板结保苗

夏播大豆播种后,由于天气原因,常遇暴雨、冰雹等,表土板结,出苗困难,严重时缺苗短垄。破除板结最好是在土表发白,表层土壤稍干的时候进行。

②查苗补苗

苗齐是高产的必备条件。大豆出苗后,应抓紧查苗、补苗,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或移苗补栽,保证不空苗,不缺苗。凡断垄30cm以内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超过30cm,应及时补苗、补种。

③间苗和定苗

间苗定苗的主要是通过拔去成堆、成疙瘩的苗、弱苗、病苗、小苗等,留壮苗,使幼苗健壮,均匀,并达到合理密植的效果。

④复叶期(第 1~4 复叶期)掐尖摘心

苗期摘心,有利于有效分支的增加,不仅可改变株型,降低株高,还可调节群体大小,有利于抗倒伏,达到高产之目的。

以上就是夏大豆苗期的管理要点,有这个需求的农户朋友可以多看看或者收藏备用!

关于夏大豆种植技巧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夏大豆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