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芽后的姜切成小块,使每个小块上面都能保留1到2个芽点,放在阴凉处晾干。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花盆,放入沙土。伤口晾干后就可进行栽种,栽种时芽点朝上,覆盖上薄土并及时浇一次透水,放在散光处,不久就会长出小苗。
将发芽后的姜切成小块,使每个小块上面都能保留1到2个芽点,然后将其放在阴凉处晾晒,把切后的伤口晾干。
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花盆,放入土壤,土壤最好是沙土,因为沙土的排水性能较好且更疏松,这样以后长出来的姜块会更大些。
等伤口晾干后就可以进行栽种了,种植时将芽点朝上,之后覆盖大概5到10厘米的薄土并及时浇一次水,第一次浇水要浇透,放在散光处养护,大概几个星期左右就能长出绿色的小苗。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沙姜的种植方法:选择旱地、水田等,土壤要求肥沃疏松、排灌好,种植前15天需将土壤进行翻耕及杀菌,然后选择无病害、大小均匀、质地较坚硬的种子,暴晒1周后进行堆种,播种前用福尔马林对种子进行消毒,等出苗以后,及时进行补苗,后期及时排水、中耕除草、防除病虫害。沙姜种植时间:每年的春分或清明前后。
一、种植时间
沙姜一般在春分或清明前后进行播种,不宜播种太晚,不然温度太高会影响种子发芽率。
二、选地整地
1、种植沙姜首先应选择旱地、水田及坡地等土地种植,土壤要求排灌条件好、肥沃疏松,种植地需要气候温暖、日照时间较短、雨水充沛等等。
2、选好种植地之后,将土壤翻整过冬,等土层风化之后即可种植,种植前15天左右需将土壤翻耕,然后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可使用多菌灵粉和50%代森铵,兑水400千克左右,在2-3天之后均匀喷洒在土壤中,同时犁翻耕耘。
三、挑选沙姜种
1、在种植前应挑选皮薄、没有病害、大小均匀、质地比较坚硬等充分成熟的沙姜作为种子。
2、将收获的沙姜种,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暴晒1个星期左右,然后储藏在通风比较好的地方堆放,地面可以撒施一层石灰,然后进姜种堆开,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7cm左右,为了保持通风,房门最好时常打开。
3、在播种前还需使用福尔马林对种子进行消毒,大概20分钟左右,然后将其晒干即可种植。
四、合理种植
1、为了提高沙姜的产量,应合理进行密植,每亩可按照2万株左右进行种植。
2、种植时可按照行间距16.5cm左右,株间距20cm左右,每株深度为10cm左右进行种植,每穴可种植沙姜2-3个左右,每亩种植量为125-150千克左右,可按照品字形进行排列,芽眼朝两侧,然后覆盖细土即可。
五、合理施肥
1、种植沙姜时一定要施入充足的基肥,搭配适量的复合肥或腐熟农家肥一同施入,可采用沟施或混施的方式施入。
2、沙姜出苗时应采用根外施肥与淋水施肥的方式,少量施入肥料,这样更有利于沙姜正常生长,10月中期之后,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每亩可施入7.5千克左右,秋分之后,每隔一周可施入一次肥料,每次喷洒2-3次,这样有利于提高产量。
六、补苗
等沙姜出苗以后需及时查看出苗情况,及时将缺苗补齐,为了保证齐苗,可施入适量的肥料,如土壤板结可及时松土,这样更有利于出苗。
七、后期管理
1、在后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如果田间积水容易导致沙姜根腐烂,沙姜瘟症,因此一定要及时进行排水。
2、一般在5月与9月进行中耕除草,在中耕除草时应尽量避免损失沙姜根系,以免病菌入侵,在6-8月是沙姜病害高峰期,这个阶段不宜除草,应以防治病虫害为主。
通常可以在每年秋季挖洋姜,洋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将它作为药材入药,可用来治疗热病、肠热泻血等多种症状。洋姜适宜在清凉、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不高,种植时不用过多的给植株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洋姜又被称为菊姜、鬼子姜,属于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常被作为咸菜食用。有的人会问几月挖洋姜,人们通常会在每年秋季挖洋姜,洋姜和生姜的外形很像,都是块状茎可以食用。
洋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块根、茎、叶经过加工后可作为药材入药,可用来治疗热病、肠热泻血、跌打骨伤等多种症状。虽然洋姜的药用价值很高,但平时不能私自将它作为药材入药,以防出现反应不良的现象。
洋姜的块茎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平时可以将洋姜和肉丝一起炒着吃,也可以将洋姜加调料腌着吃,有辅助糖尿病的功效。洋姜对环境的要求很高,适宜在清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生长,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和耐旱能力。
洋姜对水分的需求量不高,种植时不用过多的给植株浇水,一般只需要在土壤发白时适当的浇水,每次给洋姜浇水要浇透,但不宜留积水。洋姜是喜光的植物,种植时每天要让植株接受12小时的光照,这样有利于植株生长。
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在闲余时间都喜欢养些花花草草来装饰房间,同时还可修身养性。姜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花卉,一般在室外比较常见,但姜花如此美丽,很多人都想作为盆栽种植在室内,那么姜花作为盆栽要如何养护呢?
姜花盆栽怎么养
姜花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我国西部高原地区有大量野生姜生长。其性喜高温、高湿、半阴蔽环境,忌干旱、霜冻,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一般作地栽,也可作盆栽。生长适温为18〜28度,冬季地上部分枯死。生长旺季,施以腐熟的厩肥和液肥2〜3次。营养消耗,要保证茎块的健壮生长。霜后茎、叶逐渐枯萎,应剪除并壅土留地过冬。其主要采用分根繁殖,常在春季进行,将地下根状茎切开,每段需带顶芽1〜2个,分别盆栽,栽后不需立即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即行,待根茎萌发新芽后再浇水。
姜花养殖方法
姜花是一种淡水的草本植物,花朵不仅清新优美,而且味道淡雅清香,是一种天然的空气清新剂,也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植株。姜花喜好的高温度、高湿度的生长环境,不耐寒,怕冻。
1、温度和土壤
因为姜花本身喜好高温以及高湿的环境,所以要保证生长环境的温度,一般冬天的温度只保持在10℃以上即可。姜花对于土壤的要求就是要选择疏松性、排水性良好的肥沃砂质土壤才可以保证其生长所需的营养。
2、水分
姜花是一种不耐旱的植株,所以在夏季干旱炎热的时候要保持湿润的环境,也要土壤要保持湿润,还要经常往叶子上喷洒水分,保持叶子的湿度。
3、施肥
姜花在种植的时候就要施基肥,这时可选择一些有生物菌肥,机肥以及磷肥等肥料当作基肥,再施到盆里;等到生长期要适当的进行追肥,大概每隔10天进行一次追肥即可,也要经常在阴雨天向叶面喷洒叶面肥。
姜花养殖注意事项
1、首先是冬季温度。冬季的时候要注意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上,以免冻伤。平时也要保证高温多湿。
2、其次阳光。姜花喜好温暖,所以在生长期可以保持足够的光照,使姜花能够更好的生长。
3、施肥注意。注意施肥的时间,与次数。在生长期间一般是每隔10天施肥一次即可。
姜花是否适合在室内种植
姜花是一种分布于我国南方,西南方的花卉,其又名野姜花,蝴蝶姜,高1-2米。多为白色花朵,其药有三分毒,毕竟为药用植物,所以,此花含有一定的毒素成分 。
在一般的家庭中,其并不妨碍我们来进行观赏,但是总归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会对其花毒过敏,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清新素雅的花朵芬芳扑鼻 ,它喜欢高温带阴的环境下生长,更喜欢酸性的沙质土壤,当冬季来袭时其气温降低,图表以上部分便枯萎,而地下部分将进行休眠越冬。
其香气弥漫四周,很适合买上一把,插在室内,只要没有过敏症状,便可长期培养。其淡淡清香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尘埃及化学气体,过滤了空气,使室内更加洁净与清爽。姜花的花瓣中含有一定的挥发精油,可加入清水煮成茶饮帮助我们抵御风寒。
如上所述,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着成千上万中美丽的花卉,虽说有些花卉种植在房间有很多人好处,但也有一些花卉不适合种植在室内的,所以大家也要注意哦!
大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料之一,同时它也是我国特产的重要蔬菜品种。它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热带多雨森林地区,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那么您知道大姜价格吗?下面小编带你一起了解一下。
注意事项:以上价格均属参考,若想知道本地价格请具体咨询经销商。
大姜的营养成分和葱蒜相似,同样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物质,并含有植物抗菌素,其杀菌作用不亚于葱和蒜。
大姜还含有较多的挥发油,可以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脏和血清胆固醇的蓄积。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樟醇等;又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分解生成姜酮、姜烯酮等。此外,含天门冬素、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
1、增进食欲、促消化。口嚼大姜,可引起血压升高。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
2、镇吐。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故民间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的说法。
大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3、活血驱寒。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用大姜、红糖熬制的姜汤可活血驱寒,防治感冒,自古就是风寒感冒的食疗良药。
大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4、杀菌。体外实验表明,大姜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助阳。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大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6、解毒。大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大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禁忌人群:久服积热,损阴伤目;阴虚、内有实热、患痔疮者忌食;高血压病人慎食。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伤风感冒、寒性痛经、晕车晕船者。
1、生姜汁
将大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2、大姜皮
即大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3、煨姜
将原只鲜大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用。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一般用量为二、三片,煎服。